-
产业五个三百亿级工业集群 撬动成渝经济区混合动力
荣昌地处成渝经济区战略腹地,提出“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这个奋斗目标,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努力搭建开放平台,形成“三驾马车”+“多轮驱动”的混合动力,突出产城融合“第一路径”,积极与市内外资产管理公司、产业基金合作,加快城区、园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融合互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好局面。
荣昌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任务,把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紧紧依托现有基础,顺应国家“消费升级”,整合发展所需资源,按照产业垂直整合的思路,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坚持产业定位、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位一体”,注重依托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以“链条补缺”促进中小企业聚集,加快建设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兽药饲料、环保建材五个三百亿级工业集群,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新发展产值2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5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上市公司5家,规模以上企业突破500家,实现再造一个“荣昌工业”的目标。
-
物流荣昌布局国家首个货运机场 进入“临空港”经济时代
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和重庆航空物流及高新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好地促进成渝城市群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促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在航空、物流运输两大领域的深度合作,荣昌抢抓先机,全力争取全国货运机场落户荣昌,推动荣昌进入“临空港”经济时代。
经前期国家有关部委、国内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知名民航专家对重庆布局航空货运机场的研究论证,综合比较区位条件、地面交通、建设条件、发展空间、净空环境、空域条件、工程投资等,认为在重庆市荣昌区布局航空货运机场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可行性,是满足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其服务的是一个区域,主要客户是快递航空公司,主要业务是快递包裹,主要运输方式是转运服务,包括“空空转运”和“空地转运”模式,是作为成渝地区远程国际货运的补充,弥补成渝三大机场白天时刻无法满足国际大型货机起降的要求,为成渝地区笔电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快捷航空物流服务。
机场建成后,除了货运,我们还可以搞飞行培训,可以搞飞机维修,甚至可以把旧的飞机,淘汰的飞机进行拆解,拆解以后进行一些新的利用,或者再分类处理。这个真正建成了,荣昌就是国际的货运中心。因为世界上所有货运飞机都跑到这儿来,然后通过国内的飞机分拨分散到全国各地,这样成为一个枢纽的机场,荣昌今后就打造成了一个临空港。
-
生猪交易荣昌生猪网上交易突破300亿 建设全国生猪交易结算中心
荣昌生猪电子交易市场,从2016年到2017年1月14日,网上交易已经突破300个亿。现在我们这个市场就真正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全国31个省区都有点。依托国家生猪市场,做大农产品交易、期货规模,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力争实现交易额2000亿元,建设全国生猪交易结算中心。
-
农牧高新区荣昌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打造全国知名农牧产业高地
加强“荣昌猪”资源保护开发,推动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建设,围绕“三体系、三基地”,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牢牢树立“全国畜牧看荣昌”品牌,提高畜牧产业贡献度。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涵,坚持以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培育“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加快绿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强化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78亿元,畜牧产业集群规模达200亿元,荣昌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走向全国。
-
服务业荣昌与舟山合作 打造西部最大海鲜批发市场
我们总说社零总额,我们就85万人口,就你卖给我,我卖给你,那服务业做不强大的,那就必须开放,开放以后让成都的,让重庆的,周边这两个城市就算5千万人口,一人到荣昌来买1块钱东西就5千万了,那消费100块钱呢,消费500块钱呢,那这个服务业就真正是做起来了。
荣昌要跟舟山签合同,舟山打的鱼到我们这里直接进关,荣昌将会成为西部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大家到荣昌都知道吃荣昌鹅,吃荣昌猪,今后到荣昌吃海鲜,那这个服务业也起来了。
-
文化荣昌非遗夏布走向世界 将赴澳大利亚展示
我们荣昌有很优秀的一些传统文化产品,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折扇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我们的荣昌夏布。现在荣昌夏布已经走出了荣昌,不仅走到了重庆,也走到了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去年10月份在北京国际时装周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今年重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节目节将专门展示荣昌夏布。正月初三澳大利亚政府还邀请荣昌夏布到澳大利亚去做展示,并且费用都不用我们出,由澳大利亚政府出钱,所以说荣昌夏布文化产品已经走出国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