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寄托着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既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又是弥补历史欠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帮助住房困难群体圆梦的具体体现,更是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心困难群众、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由于山城特殊的地形地貌,城市发展呈现出组团化和人口密度大等特点,城市中散布着的大量的棚户区,房屋安全隐患突出,居住其中的群众的居住条件亟需改善,城市面貌有待提升。
2001年,市城乡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牵头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主要以主城区范围内老旧城区、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节点等窗口地段的亟需改造的房屋作为改造重点,改造思路逐渐由“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 ,强化各区县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加快项目推进。2001-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789.35万平方米、39.41万户,直接惠及群众约138万人。
2013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统一部署,我市启动了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改造范围由主城区拓展到远郊区县,改造种类主要为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国有企业棚户区三大类。市城乡建委作为牵头部门,制定了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了改造主体责任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棚改资金筹措,尤其是加快了棚改政策性贷款的申贷和使用。2013-2017年,我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961万平方米、16.04万户,直接惠及棚户区群众约56万人,累计完成投资1041亿元,累计获得棚改政策性贷款授信862.64亿元,到位资金623.54亿元。
昨日,从重庆市2018年棚户区改造推进会上获悉,重庆上半年完成棚户区改造3.54万户,完成全年任务的65.59%。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2.85万户(主城区完成0.95万户、远郊区县完成1.9万户)、城中村改造0.63万户、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0.06万户。
从沙坪坝区城乡建委获悉,今年9月,受社会关注的“沙磁巷”项目正式试营业,沙磁巷将成为磁器口的新中心,形成沙坪坝区城市新地标。
本邮箱是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重庆市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面向全市市民开设的沟通平台和渠道之一。
市民可通过邮箱进行“棚改”政策咨询、问题反映、热点反馈等。我们也将对相关问题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