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23日电(刘磊)竹铃球是土家山寨的一项民间体育项目,相传土家先民们为了劳动果实的归属而发生争执,谁都想把最先发现的果实装进自己的背篓里,为了和平生息,解决争端,每到丰收的季节里,就有了背着背篓争抢麦球的场景,这就是土家竹铃球的前身。
土家竹铃球是土家艺人用细竹丝精织而成,内置铃铛,传动时悦耳动听,故称竹铃球。这项民间体育运动历史悠久,既有民间艺术的魅力,又有对抗比赛的精彩,深受土家人的青睐。
据悉,竹铃球比赛每队场上队员为6人(也可多人进行),其中1名是接球员。接球员背上背着篓筐,筐口向上,背筐也是用竹蔑编成的。竹铃球的比赛规则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手球、篮球的比赛规则类似。比赛时,用竹铃球投“篮”,投中背筐1次得1分。当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方。
近年来,石柱县将竹铃球传承与康养文旅产业融合,以竹铃球手工技艺基地和旅游景区为依托,以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推行“公司+农户+文化+景区”融合发展模式,推进竹铃球系列文旅产品景区全覆盖,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竹木种植基地,形成竹铃球系列竹木加工产业。同时开展竹铃球运动进学生体育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推动土家竹铃球活态传承,让这一传统土家体育项目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