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又有新动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又有新动态!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日前,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本底良好。

  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 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 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 27 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 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 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 15 个市。 规划基准年为 2020 年,规划期至 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保护,协同治理;以人为本,综合施策;双核引领,同筑共保的原则,《规划》要求到 2025 年,成渝地区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9.5%,城市开发模式更加集约高效,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9.4%,PM2.5 浓度下降13%以上,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协作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到 2035 年,成渝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筑牢,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完善,美丽中国先行区基本建成。

  此外,《规划》对成渝地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化环境污染同防共治、严密防控区域环境风险、协同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要求。(首席记者 周盈)

编辑: 李海岚
城市相册
栏目精选
每日看点
重庆正事儿
本网原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38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