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兼善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北碚名师,西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持市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3项,主研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编写著作两部,发表论文20篇,科研成果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北碚区一等奖。曾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2022年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市教育工作大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各中小学校亦是动作频频,并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和经验。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市兼善中学校长潘松做客本期访谈节目,请他为我们讲述学生素质培养与全面发展的生动场景,分享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实践,呈现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校方案”。

主持人:

  首先,欢迎潘校长,您好!请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潘松: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

  近两年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为民生所需、百姓期盼。如何促进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校亦是动作频频。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教育是高质量的教育?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用力?

潘松: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期盼,更是兼善中学努力奋斗的目标与追求。
  我们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应具备学校办学追求全面优质均衡、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教师全面优秀发展,学生全面优秀而有个性发展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应从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教师特色团队、培育学生特色素养三个方面着力,实现文化浸润人、团队引导人、素养塑造人。

主持人:

  的确,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合力,才能释放最大的效益,特别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尤为重要。那我们了解到,1930年,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创建学校时,以《孟子·尽心上》里的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给学校取名为“兼善中学”。近百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请问,潘校长,这里的“兼善”二字有着怎样的育人内涵,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教育“热词”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潘松:

  “兼善中学”中的“兼善”二字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兼”取全面之意,体现胸怀视野之宽大;“善”取美好之意,体现追求卓越,止于至善之境界。兼善合之,表明学校办学追求全面均衡优质发展,体现学校办学大同之思想、大成之目标。这与卢作孚先生主张的“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的教育思想高度一致。
  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对“兼善”二字和“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有了时代化的丰富表达。一是学校办学追求全面优质均衡发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兼善师生追求全面优秀发展,兼善教师既要“正心修身”,更要“立己达人”,既注重对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特色素养培养,也注重对学生“兼善天下”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的培育,在教育实践中落地“五湖四海三热爱”。
  即引导兼善学子不但要“独善其身”,追求拥有像大海一样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胸怀、逐浪的精神,做到品德好、学识好、体魄好,更要“兼善天下”,具有能为家人服务、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五服”愿望与能力,努力做到馈献他人、贡献社会、奉献国家,从而成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有一颗红心;热爱祖国,拥有一颗中国心;热爱人民,拥有一颗仁爱心的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兼善”二字本质上就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动诠释。

主持人:

  从“兼善教育”到“兼善天下”。诚然,“兼善”二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解。据我所知,兼善中学办学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作为这样一所学校的校长,是如何带领师生传承老牌强校的文化育人精神,又是如何传承兼善文化,探索学校在新时代的发展之道?

潘松:

  兼善中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校在办学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引领下,对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园精神、一训三风作了进一步明确和内涵时代化的表述,做到了精神文化时代化。
  学校以“弘扬卢作孚精神、做兼善特色教育、办兼善天下学校”为办学目标,贯彻“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践行“舍得干 在兼善”的校园精神,培育学生具备“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能力、世界视野”五大特色素养的育人目标。这些都与卢作孚先生创办兼善中学时所说的“要建立一所符合时代的中学,培养的学生是生产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前进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强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为教育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国家训练无数的人才。”的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一脉相承、高度一致,展现了兼善中学办学崇尚实干、创新,要求学生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善社会,从而兼善天下的价值追求。
  经过92年的办学实践,兼善中学一校两区格局建立,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与打造匠心独运,形成了完善的物质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主题,实现了物质文化具象化。
  北区校园用“一座大门一道梯”彰兼善之训诫,用“两片广场一长廊”显兼善之文化,用“三个园子一面墙”讲兼善之内涵,用“四幢大楼两塑像”扬兼善之精神。南区校园打造“智仁勇恒”四大特色文化区,以“五养廊里培根基、七善楼里育才智、创新赋能成于思、博学明辨书意气”彰智育文化;以“上善湖畔心先善、四风园里身示范、人生路上德倍兼、仁德润人爱相伴”显仁育文化;以“运动场里训勇敢、体育馆里能斗胆、强身健体源锻炼,无体育、不兼善”扬勇育文化;以“家国情怀一面墙、儒学传统两广场、教育思想作孚像、实干精神万年长”聚恒育文化。
  学校用文化的力量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弘扬卢作孚精神,是兼善教育的使命,做兼善特色教育是兼善中学的必由之路,办兼善天下学校,是兼善中学的办学目标,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并驾齐驱,这样的兼善教育才会真正兼善天下。

主持人:

  传承弘扬兼善文化,探索学校在新时代的发展之道,这是兼善人的使命。在这当中,还有一群人,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里,他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教师。那么,兼善中学对一名教师或整个教师团队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怎样体现“舍得干 在兼善”的校园精神,来打造高质量凝聚力的教师团队?

潘松: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弘扬卢作孚精神,做兼善特色教育,办兼善天下学校。学校以“正心修身,立己达人”为教师发展理念,根据兼善中学特色教育实施需要,着力打造人生导师和学术名师两大特色教师团队。
  其中人生导师具有向学生引导,并让其内化兼善中学“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特色办学理念,践行校园精神“舍得干 在兼善”、校训“智 仁 勇 恒”两大教育价值观,全力培育学生“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能力、世界视野”五大特色素养的能力。既注重对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为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兼善天下”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的培育,让学生不但要“独善其身”,努力做到品德好、学识好、体魄好,更要“兼善天下”,努力做到馈献他人、贡献社会、奉献国家。取校训之“仁”——仁者无忧、“恒”——恒者行远,培育打造仁育导师、恒育导师,续“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之荣誉,培育打造心育导师。
   学术名师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全面贯彻兼善中学特色办学理念,践行兼善中学校训特色教育价值观,追求学格上渊博明辨、求真创新,体格上身心强健、笃行务实。取校训之“智”——智者无虑、“勇”——勇者无畏,培育打造智育名师、勇育名师,借“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之优势,培育打造创育名师。
  近年来,兼善中学依托西南大学、第二师范学院、南开中学、西大附中建构兼善教学名师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绵阳外国语学校、成都石室中学展开校际交流构建兼善育人导师团队。学校推进“名师工程”,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举办“暑期教职工例行培训”,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落实“五定五有”校本特色教研活动,打造科研团队;成立兼善中学优质教育集团学科研修坊,扩大集团特色教师辐射影响;启动兼善中学特色教师队伍培养工程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实现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
  学校通过开展“立己杯”“达人杯”三课大赛,锤炼教师上课功夫;举办“正心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和“修身杯”班会课大赛,培养育人真本领;开展兼善特色教育成果展示周,激发兼善教师创新意识,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促进兼善教师团队全面优秀发展。同时,兼善之师积极参加全国、市区级赛课,提升竞争力,辅导学生参赛,敢于自我突破,投身公益事业,体味人间真情,从行动上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兼善特色教师团队的发展与壮大助力赋能。

主持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刚才潘校长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课程作为育人的主要载体,同样是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课程教学改革更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学校”和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请潘校长谈谈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及成果?

潘松:

  学校在课程体系探索和实践上,以学校精神文化为引领,结合“智、仁、勇、恒”的校训,全面落实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积极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构建了“543桂花型”兼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其中“5”是指通过课程培育兼善学子具有的五大特色素养,就是“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能力、世界视野”五大特色素养;“4”是指以“智、仁、勇、恒”校训为统领,形成的“智育”“仁育”“勇育”“恒育”四大课程群;“3”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类课程,面向特长学生开设拓展类课程,面向拔尖学生开设研究类课程,用“3”类课程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术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了整体建构。其中恒育研究型课程《卢作孚精神与兼善教育》荣获2021年重庆市精品德育课程,仁育拓展型课程“我的兼善”开学典礼获2021年重庆市第二届德育品牌。

主持人:

  提及课程改革,可以联想到“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育人方式变革”“五育并举”等系列教育政策相继出台。当前,“双减”正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学校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让“减负提质”落在实处?围绕“双减”开展了哪些特色发展主题活动?

潘松: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兼善中学从育人出发,深刻认识到“双减”政策实际上是要求校内校外双向治理,特别是要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围绕落实“双减”,各个学校都有一些具体的、自己的实施方式,兼善中学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落地“双减”,实现“减负提质”,逐渐形成了“优+品牌”的兼善方案,即以优化作业管理,打造特色育人品牌活动为重要抓手,创新育人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特色活动育人实践,培育兼善学子“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能力、世界视野”的学生特色素养。
  目前,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减负提质活动,在早读时段,倡导学生放声朗读、大声背读、齐声诵读,打造“朗朗书声”活动品牌;在晚自习时段,倡导学生安静自学、自主学习,打造“竞静晚修”活动品牌;鼓励学生拥有规范的作业本、详尽的笔记本、完整的集错本,开展“三本”评比和展示活动,打造“本本精彩”活动品牌;依托体育课、大课间、课后延时服务、家校联动共建,持续推进开展“天天锻炼”品牌活动;利用美术课、音乐课、书法课、兼善艺术节、兼善特色教育展示周和科创课程、社团,实施美育提升行动与创育品牌行动,扩展“美美共创”活动品牌;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心理团辅活动、心理情景剧展演等实现兼善学子生命的相互影响,进而提升气韵神采、塑造健康心理,规划美好人生,打造“心心相影”活动品牌。

主持人:

  潘校长,据了解,从教以来,您做过一线教师、班主任、德育主任、副校级干部,再到校长,既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也在管理层面凝聚智慧,综合来看,要继续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您觉得未来还将从哪些方面努力?

潘松:

  从教以来,在不同教育岗位上的经历,使我深刻理解到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到今年,我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0年,30年弹指一挥间,确实这个过程有很多的感受。作为一名学校的校长,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当前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在未来,我想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我们兼善中学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兼善特色教育,推动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提升特色质量,实现“百花齐放”式的学校格局。
  其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用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活动浸润人、培育人、塑造人。例如我校有两类非常特殊的班级,第一类是珍珠班,用珍珠品格教育来培养人。第二个是今年与西南大学合作建设的艺术教育创新班,通过这样的班级,进一步深化兼善的特色教育,培养有特色、有个性、优秀的兼善学子。
  最后,落实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改变以前单一的以成绩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真正做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使我们的教育评价扎根中国,彰显中国特色,扎根兼善,彰显兼善的特色,立足时代,富有时代特征,面向未来,体现世界水平,融通中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走兼善特色教育发展的道路。

主持人:

  正如潘校长所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用力,多方推动,形成合力,只有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人一直在路上,用行动践行铮铮誓言。感谢潘校长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结束)

01007045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