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和巴南区,现有在校生36000余人。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理、经、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2个,其中: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配备12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8个实验中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答:一、专业授予学位变化:运动康复专业由教育学学士学位更改为理学学士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可以考运动康复师、运动防护师、保健按摩师等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并且上一届的学生也能享受这个政策。

二、新招生专业增加:今年新增工程审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信息安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四个专业招生。

三、部分专业停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以及资产评估专业。

答: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集群特色。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较高,经重点建设,形成面向重庆及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建类、机电类、经管类和传媒艺术类四个特色专业群。

二是产教深度融合,着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采用“引企入校、移校入企”的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着力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开展“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模式,促进校政、校企融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共育、主体共赢”,使专业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契合。

三是质量为先,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行三层管理体制,形成了“严、细、精、实”的教学管理作风,构建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障。

四是引培结合,构建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智工程”,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学科专业带头人,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型”人才;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培训,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已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自有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是以赛促学,构建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育人模式。学校在通识课程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利用学校实验实训基地、项目孵化平台、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社会孵化器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取得丰硕的成果。累计获得学科竞赛奖励1578人,其中,国际奖项31人;国家级一等奖116人,二等奖321人,三等奖374人,优秀奖37人;省市级一等奖204人,二等奖232人,三等奖232人,优秀奖31人。

六是注重国际交流,建立了“本硕直通”国际留学培养渠道。学校为满足学生高层次求学的个性化需求,与全球200多所知名大学深度合作,建立了“本硕直通”国际留学培养渠道。学校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国际导师,开展跨文化培养,学术研究培养、雅思英语学习等课程,创设语言学习中心,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GPA符合海外目标院校的要求,实现“国内本科+国外硕士”直通。

答:1.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来明确选择方向,同时要对近几年的录取分数、一分一段表进行总体分析,科学填报,增加录取机会。

2.坚持“冲稳保垫”的原则。平行志愿的填报也需要有梯度,既要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院校及专业,也要考虑与自己平时多数时间考分位次相近的学校专业,更要考虑填报一些历年录取分数和位次比自己考分稍低的学校专业。特别注意要填写一两所保底院校及专业。

3.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各校相关信息,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可以通过各省招生咨询会、招办电话、官方微信和网站、阅读各校《招生章程》等方式,了解大类录取规则、体检要求等。

答: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燕尾山路898号(巴南校区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9月份投入使用) 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永川校区)

招生电话:023—61133880/1/2/3/5/6/7/9   023—65112864/3/1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5123812616 18883212616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