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地处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庆,占地2566.18亩,总资产24.7亿元,校舍7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4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3756人,馆藏图书257万册(含电子图书)。
学校始建于1965年,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龙翔马跃、博润致远”的人文精神,形成“智联六合、信安九州”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在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校先后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答:2023年学校在各省录取规则基本没变,所以大家可以参考2022年的录取情况进行填报。今年大家需要关注的实行大类招生的计划越来越多,请各位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查阅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2023年招生计划,还有在参考往年录取分数和位次时,一定要把大类专业调整和招生计划数量变化因素考虑进去。
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的的策略首先要明确学校优先或专业优先,其次是志愿的前段大胆冲、中段求平稳、尾段牢保底。
答:2023年学校新增工业软件开发技术、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医用电子仪器技术三个招生专业。
答:学校紧紧瞄准重庆电子信息和智能网联汽车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关停并转,重构“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建筑智能化”等突出电子信息和智能化特色的14个专业群,打造专业群“高峰”“高原”“高岗”,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
学校以群建院,建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8个(专业)实体性学院以及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3个(育人)功能性学院。
答:2017年,学校“以群建院”,按专业群重构二级学院,将58个专业整合为8个专业集群;2019年,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对接重庆市智能制造“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以及“云联数算用”智慧城市要素集群,规划建设12个电子信息与智能化特色的专业群。在历经2次专业群的大调整后,2021年5月,结合最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开启了第三次专业群调整,进一步深化专业群智能化改造。新增集成电路技术专业群,开办集成电路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等紧缺人才专业;新增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群,开办智能机器人、飞行器维修技术等专业;同时完善职业教育纵向层次体系,同步规划15-20个职教本科专业。从2017年到2021年,学校专业群历经三次调整,不断优化组群逻辑、精准对接产业、发挥集聚效应,通过14个专业群的重组优化与升级,最终形成“高峰高原高岗”梯次发展格局。
家长和考生青睐的优势专业或热门专业主要有:通信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汽车制造类、航空装备类、自动化类、财务会计类、广播影视类、艺术设计类等。
答:学校育人典型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先后培养了诸如“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杨成兴,重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陈思源,以及“全国技术能手王杰等一大批高素质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345项(一等奖96项),在日本京都举办的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光电技术项目赛项上,我校“技能健儿”李⼩松代表中国夺得该项目的金牌,评为2022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学生男子足球队连续十一年蝉联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重庆赛区冠军,并于2016年问鼎全国总冠军。学校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勇夺2019年国际技巧与舞蹈啦啦操锦标赛银牌。
第一个秘笈:实施“卓越人才”和“工匠工坊”计划,开出“个性化成长清单”,分层分类分段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二个秘笈:专业群接行业,产教融合,联合龙头企业举办产业学院,“毕业就能上手”,校企合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
第三个秘笈:创新“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础平台+技术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夯实技能人才基础,成就更多精彩人生。
答:学校是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我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具体制度或举措主要是:
一把手工程,目标导向:学校就业工作以“高效率、高质量、高满意度”为目标;
自主开发就业平台:精准数据管理、精准帮扶就业困难学生。
市场开拓锐意进取,点面结合持续耕耘:每年派出工作组到各大园区、重点单位开拓就业市场。
答: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的策略首先要明确学校优先或专业优先,其次是志愿的前段大胆冲、中段求平稳、尾段牢保底。几个小技巧:
1. 志愿填满不浪费;
2. 一冲二稳三保不颠倒;
3. 注意计划与学费;检查复核有必要;
4. 不要去想有补救,一次搞定最放心。
答:1.过于自信,只报了“冲”和“稳”的学校,没有保底;
2.志愿未填满,失去走到更好学校和专业的机会;
3.学校与专业之间无法决策,个人建议有明确职业规划的选专业,没有则选学校;
4.自己对学校或专业的理解与实际存较大差距,解决办法:多搜索一些排名综合了解学校情况,咨询专业或有经验的人士;
5.将志愿填报委托给他人,自己漠不关心;
6.志愿填报既专业又费时,需要对自我分数进行评估、报考学校及专业历年分数、招生政策与章程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分析,考生及家长填好志愿,充分的时间准备是必要的;
7.不要临到报名快结束才开始,避免出现忙中出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