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大足区以“好老师”工程为基础,有序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全力打造高水平教育人才雁阵,教师梯队攀升格局基本建立,名师群体效应效果显著。

如今,在大足的各个学校,名师工作室承担起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名师团队”建设成为骨干教师的“孵化器”,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年轻教师成长的“推进器”。

让我们走进大足区名师工作室,发掘工作室建设的亮点、特色及经验,探寻名师工作室的成长密码,翻开大足教育的新篇章。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美术名师刘晓辉就一直践行这一教育原则。

刘晓辉,重庆市特级教师、大足区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事美术教学已有25年。多年来,他注重发挥团队力量,与工作室成员潜心钻研、“连体”发展,致力于教学活动研究、特色课程打造、专业能力提升,在研学、实践的道路上深耕不辍、笃行致远,促进大足区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刘晓辉明白,要想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必须咬定目标、笃行实干。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他注重发挥团队力量,通过讲座、分享、交流,与工作室成员精心教研,迸发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提出“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为全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依托本土资源,刘晓辉和工作室成员凸显美术办学特色,围绕“石刻赏析、石刻剪纸、石刻泥塑、石刻绘画”四大特色课程,进行开发与实践,建立形成特色课程集。先后邀请大足区石刻研究院研究员带来《唐宋历史中的雕塑艺术——大足石刻图像谱系》专题讲座、组织学员走进三驱文创园参观石刻创意作品,组织美术生多次到大足宝顶佛湾写生,在日常美术课中渗透大量石刻元素,在学校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加入各类石刻范例……不断挖掘区域课程资源,寻找教学灵感促进教育提质增效。

为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积极性,将培训成果转化成教师教学工作的新理念,转化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方法,工作室还举办特色课程研讨活动,通过学员规划、自主设计、备课、研讨,采取“送教到校+成果展示+课堂研讨”等方式,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展示教师对学科教学方法的独特讲解。

刘晓辉说,通过现场观摩、展示精彩课例,释放高效课堂,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不仅带给教师们满满的收获,而且对于教师取长补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研方式。

学海无边,书囊无底。刘晓辉说,作为教师,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里,相比传统概念,老师需要往桶里加水的量应该还要增加许多,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才能满足教育教学乃至管理的需求,而所谓的这些“水”,就是通过不断读书和学习得来的。

就拿备课来讲,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备课的良好质量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为此,刘晓辉专门为全体成员开展备课培训。

在刘晓辉看来,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如何做好提前备课,更重要的是围绕本课堂的知识点及教学难点进行重点设计,继而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培训,也让大家认识到教学是用心、用脑的大胆实践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多动脑、多实践、多反思。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需要。刘晓辉工作室以“创作培训+研学修学+专业培训”三项内容为抓手,先后派出工作室成员前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地,参加大足区领军人才、精尖人才培养对象、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以上示范课、评课议课、专题讲座、研学等形式,开展教学展示、微讲座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工作室成员黄缨在参加大足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后感触颇深,她说结合专家教授们的讲座,了解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比如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导学案、教育信息化4.0以及热门的双减政策等。未来,在教育的道路上要把握每一次学习机会,且行且思,努力做教育的行者、智者、仁者,克服工学矛盾。

在刘晓辉的指导下,工作室成立至今,开展各类特色课教学、成果展示、艺术创作等研讨培训上百次,成员们成长迅速,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教研、艺术创作、立体制作等方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3人次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秀;5人次参加重庆市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3人参加大足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喜获佳绩,其中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单项一等奖5人,占比41%;立体制作单项一等奖7人,占比58%;绘画单项一等奖1人;综合一等奖12人,三等奖1人,成为全区更多教师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蔡元培说: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在三尺讲台上,刘晓辉做到“乐教乐学”,关爱学生做到“亦师亦友”,承担起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给予思考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是他一直以来崇尚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刘晓辉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他立志做个有爱的老师,上好有“魂”的课,做有“温暖”的教育,做石刻文化传承者,专注于大足石刻课程资源研发,在学校开设“古石寻美”课堂。围绕课堂目标编制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释疑解惑,在分享时充分表达观点,在回答问题时给予鼓励,在学生疑难之处给予引导,使课堂有效性得到充分凸显,赋能学生成长远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执教二十多年来,刘晓辉孜孜不倦,以教为乐,秉承先进教育理念、致力教学方法的改进,先后7次荣获市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项目“重庆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借基地之力让大足石刻艺术传承发展。围绕大足石刻参与主编特色课程教材4本,其中2本并被纳入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材系列,堪称“卓越之师”。

刘晓辉表示,名师工作室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担当,一种使命。只有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上出特色,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打造百花齐放的教学品牌,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追寻更高的理想信念。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登上巅峰”。对于未来,他将继续凝聚名师队伍力量,发挥工作室名师的教育教学示范能力和教研辐射能力,为大足区美术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在教育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2016年9月,经大足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授牌组建“刘晓辉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有编制内学员12人,编外学员6名。工作室以“做大足石刻美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为目标,建立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资源库,推动石刻文化普及教育。6年里,通过有计划开展教学研讨、技能培训、送教研学、课题研究和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等活动,强化教师技能培养,提升了学员专业水平和能力。

学员专业化发展成效明显。获得学科区级奖项240余项,学科市级奖项50余项,国家级奖项6项。6名成员先后评为市级区级骨干教师,3名成员被纳入区“好老师”培养工程。市级重特大课题美术课程创新基地顺利通过市教委验收。主持人刘晓辉被评为大足区首批“教学专家”“重庆市特级教师”,是大足区“好老师”培养工程的“精尖人才-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

01007045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