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大足区以“好老师”工程为基础,有序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全力打造高水平教育人才雁阵,教师梯队攀升格局基本建立,名师群体效应效果显著。

如今,在大足的各个学校,名师工作室承担起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名师团队”建设成为骨干教师的“孵化器”,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年轻教师成长的“推进器”。

让我们走进大足区名师工作室,发掘工作室建设的亮点、特色及经验,探寻名师工作室的成长密码,翻开大足教育的新篇章。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培养一群“好校长”,更能引领一个地方的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大足区“好老师”培养工程的充分实施,2021年3月,由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总支部书记、校长袁位领衔的大足区袁位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两年多时间里,工作室已吸纳了来自大足区内各级学校的16名校长、副校长。

在“促进自主研究、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发挥示范引领”的愿景目标下,工作室主持人袁位带领着16名成员,以仰望星空的情怀和脚踏实地的干劲,构筑起思想的高地、成长的平台、发展的引擎,让更多具有当代前沿教育思想和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支撑大足教育暖万家的中坚力量。

“培养一批具有当代前沿教育思想和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引领大足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工作室成立之初,主持人袁位就希望在“合作奋进、引领未来”的理念下,将工作室打造为大足区优秀中青年骨干校长梦想起航的“摇篮”,助推全区校长和后备干部专业成长。

袁位表示,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其思想高度将决定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有正确的思想和见解才能带领学校实现变革式的发展。而第一步,就是要提升学员们的理论修养,帮助学员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学校特色办学的管理理念,促进学员在向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发展的路上增强专业“底气”。

学习不止,以书为舟。工作室搭建了“自主阅读+集中理论研修”“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引领”的平台,通过理论学习及专家引领的方式,为学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续航充电”。工作室为每位学员制定年度读书规划,精选年度阅读书目,要求学员每年必读2本及以上教育管理专著或文学名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工作室每个月还会集中开展一次线上或线下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作为工作室主持人,袁位也率先垂范读原著、悟原理、讲党课、办讲座、重辅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袁位说,大家的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知识背景、新的视野产生,而分享出来的那些独到的见解、深邃的思考,让教育思想得到了碰撞,赋予了阅读分享新的意义。

如果说阅读激发了成员们自主发展的内驱力,那工作室构建的“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引领”平台,则又为学员的理论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加大了“砝码”。工作室成立以来,陆续邀请了来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专家为学员作专题讲座。专家们通过引经据典的理论阐释和详实的数据、案例佐证,让成员们在满满的“干货”中进一步厘清教育创新改革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2021年11月,袁位带领工作室全体学员走进大足区石马镇团结小学,深度调研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发展把脉问诊。在实地参观了解团结小学的办学特色和建设发展情况后,工作室成员也从各自学校的角度出发,交流分享办学经验,并以研讨形式对团结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后,工作室陆续走进大足区中敖小学、昌州小学、双塔中学等区内多所学校开展入校访学实践活动,并围绕“聚焦‘双减’政策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主题展开研讨。

借他校发展之方,习优化管理之法。事实上,这正是工作室以“入校考察+经验交流”为途径,为成员搭建起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成长平台,以期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

袁位介绍,通过考察观摩、研修访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让学员们在参观校园、课堂,相互交流和经验分享等一系列过程中,既能够直观感受到其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也能从中了解师生状态,以及学校在落实教育政策、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推进情况及先进经验,最终凝练成学员自己的办学感悟,并将其因地制宜融入到自己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工作室成员相互分享课改成果,交流管理经验,学习管理新知,有利于他们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更新工作理念,拓宽学校管理工作思路。”袁位希望,在每一次的入校考察交流活动后,工作室成员都能够进一步地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在具体的办学治校中,坚持以德立校、坚持文化立校、坚持课程立校、坚持品牌立校。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得很远。”在袁位看来,工作室不仅是培养名校长的“摇篮”,更是要通过培养一批带动一批,在大足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充分发挥出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要让大足教育暖万家”。

区内,工作室聚焦基层学校的发展,常规性开展送教到校活动,针对具体的课堂和教学活动给出指导建议,通过搭建区级交流学习平台,带动并促进大足区内各学校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在送教大足昌州小学的活动中,工作室还邀请到了重庆市谌清淑名校长工作室一同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将更多优质资源引入大足区内,也让大足优秀的教育经验和特色发展,向更广的范围辐射。

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的深度交流合作,今年3月,袁位带领着工作室全体成员去到了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兴隆镇中心小学、安岳县实验中学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将为双方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能为工作室成员优化办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等方面提供新启发、新思考、新动能。”袁位谈到,成渝两地教育各有特色和优势,以名校长工作室为桥梁纽带,让大足、安岳两地校长能更好地互动对话,共享办学中的策略与路径,激发碰撞出新思路新想法,促进两地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5月,在工作室的牵头组织下,大足昌州小学与安岳县兴隆镇中心小学缔结为友好学校,进一步深化了成渝两地教育协同发展。

“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大智、大仁、大勇者。”袁位认为,校长有大智,才能有远见卓识;有大仁,才能有博爱的胸怀;有大勇,才能有宏大的气魄。他希望工作室能够成为学员的交流互动空间、资源生成空间和成果辐射源空间,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工作室逐渐成长为拥有突出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名校长。

大足区袁位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3月。工作室主持人袁位是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总支部书记、校长,大足区教育学会会长,正高级教师,大足区名校长,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基础教育、教育科研评估专家;出版《天问——宇宙的探索与发现》等多部专著;主持的研究课题,2项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工作室成员现有16人,均为大足区多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

工作室围绕“促进自主研究、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发挥示范引领”的愿景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考察观摩、交流探讨、课题研究、个人自学等方法和途径,培养一批具有当代前沿教育思想和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引领大足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