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课程是办学理念的载体,课程的内容、形态和实施更是一所学校是否优质的突出体现。如何打造学校特色课程,着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性课程,彰显教育的多元之美、校本之美、个性之美?如何让课程的内在美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滋养学生?如何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主动探究之美、合作交流之美、习惯养成之美、成功体验之美?

这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园记者团的校园小记者们在“发现校园之课程美”的主题活动中,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长金和跃便为他们给出答案。而答案背后则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其所对应的课程融合模式与创新探索实践,细究之下,可谓各美其美。

珊瑚康恒小学是珊瑚实验小学“珊瑚”教育品牌集团化办学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在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亲亲教育”文化之下衍生出独特的康恒特色。通过 “错位发展”,以钢琴课程为先导,进一步凸显学校教育特色,并把特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多彩康恒,快乐成长”的发展目标。此外,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在一楼艺术大厅修建“会发声的琴凳”和楼梯间修建“会发声的钢琴楼梯”。近年来,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南岸区钢琴艺术特色学校、重庆市钢琴艺术特色学校、全国朗朗钢琴教室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现在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珊瑚康恒小学命名的特色课程有钢琴课程、少儿创意美术课程。当然学校特色课程不是一个人决定的事情,它是基于学校、老师、学生的个性特质进行综合考量后作出科学判断和长期实践的结果。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写好传承文章,把建校以来秉承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校训、校风,教书育人过程中提炼的教风、学风等,让学校特色课程发展得底色更深、特色更亮。

学校的课程是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为辅。国家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国家教育标准。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是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满足学校整体发展、凸显特色。国家基础课程、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套课程,而是彼此关联、内在整合的。学校会根据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传统和优势,开发适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充分发挥国家基础课程、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积极践行国家基础课程、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通过整体完善学校课程和不断优化“为未来而学”的多彩课堂教学范式,打造彰显“生活康恒、艺术康恒、智慧康恒”三大课程特质的康恒课程体系。学校也一直秉承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亲亲课堂”教育理念,着眼“为未来而学”,创新构建“一元、双向、三重、多彩”的多彩课堂模型,以一系列学科主题活动、跨学科主题活动为载体,巧用资源,促进学生“自我健康、自我学习、自我美善”核心素养落地,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儿童”。

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是“珊瑚最红,孩子最亲”,已经扎根在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分校的办学理念之中,为了让办学理念更好地在珊瑚康恒小学落地生根,珊瑚康恒小学以“多彩康恒,亲近致远”为实践“抓手”,其中“多彩康恒”是通过“生活康恒”“艺术康恒”“智慧康恒”三大课程特质,实施多彩生活教育、多彩艺术教育、多彩智慧教育,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的底色;“亲近致远”中的“亲近”是与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亲和·亲证·亲在”为表征的“亲亲课程”一脉相承,坚持以亲近孩子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致远”一词是学校确定育人目标,从小关注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为孩子一生奠基。

在珊瑚康恒小学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学校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开展了积极探索,围绕育人目标,抓实、抓细、抓好国家基础课程、兴趣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为更好的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学校也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引导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方式。课堂教学由“以知识教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通过研读课标,明确学科素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统筹生活化课程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学习目标。

师资建设是根本,教师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学校深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建设学习共同体、优化校本研修模式、构建常态实践反思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规范研究行为、提升研究品质,调动教师全员、全科、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项目推进的模式加强学科组、年级组、课程研发小组等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构建了“问题调研+校本研修+课例研究+反思提炼”的校本研修模式。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教师们更新观念、提升技能,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每月写一篇课堂教学反思;每月召开学习共同体评价考核例会,每学期开展教研组论道、课例展示等多种活动,让教师的学习、实践、反思、分享成为常态;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师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职业规划方向,制订“培训菜单”……让珊瑚康恒小学的教师群体形成一个发现课程之美,并创造美、收获美、传递美的学习型组织。

希望每一位康恒娃们时刻铭记自己是珊瑚康恒小学的学生,亲于做人、善于学习、敢于创造、趣于生活;天天向上、处处向和、事事向美。并制定出切近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实施计划,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要利用有效时间办有效的事情,做好生活和学习的时间管理,做到自主学习、科学学习、愉快学习,从而孕育我们珊瑚康恒小学“我参与、我成长、我快乐”的优良学风。同时康恒娃们要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美能启迪思想、润泽心灵、陶冶人生,我们要热爱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浸润于美好的事物之中,获得审美享受,提升审美素养。

我在这次采访前认真学习了采访的礼仪、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做好采访提纲,写下自己想问的问题。虽然是近距离接触金校长并交流,但是我拿出了最佳状态,礼貌而又清晰地提问了准备好的问题,并在笔记本上写下采访记录,俨然像一个记者的姿态。不过在这次采访中,我们通过金校长的回答,进一步了解了学校课程之美和学校育人目标,也懂得了学生应该为家、为国、为个人梦想而读书,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同时,自己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采访能力与沟通能力也有所提升。

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南坪镇人大代表。现任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南岸区“未来课堂”工作室主持人,任市教育学会家庭和社区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获南岸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称号。曾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重庆市第七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评选(著作类)一等奖,重庆市第六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南岸区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两个一等奖,重庆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说课特等奖。论文曾获市区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今日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资建设》等刊物上发表。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