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身心素质,滋养校园文明新风尚。雨花小学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上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带着“发现校园之美”探究课题,雨花小学校园记者团与学校德育主任冯显淑老师、语文教导及全民阅读中心主任陈辉老师、游泳中心主任周泳有老师面对面交流,谈“雨花十景”蕴含着的深层含义,谈学校围绕“礼”进行的校园文化打造,谈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全民游泳的初衷以及给同学们带来的影响,以深入了解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我们的校园小巧精致,在我眼中校园美不只是大家平常看到的景物的美,更是整个校园渗透出来的文化的美。学校围绕“礼”进行了校园“礼”文化的打造,通过“以礼立人”来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景都散发着“礼”的文化气息,“礼”文化也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园“十景”中的每一处都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就连教学楼走廊宣传栏的边框都是以中式文化设计的花边,每一个宣传栏上面都有一条关于“礼”文化的修身名言,全校一共有36条。学校每学期会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这些都展现了校园的“礼”文化,也都是我眼中校园美的体现。
“雨花十景”非常有意义。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数字常常会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含义,比如:四大金刚、八大天王、十大美景、十全十美等。我觉得“十”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占地面积比较小,但是有了这十景,就衬托出我们的校园小而美,显得特别精致,漫步校园内,一步一景,都非常有看点。这“十景”也有机融合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学校的游泳特色。同学们细心观察、了解就会发现,我们的校园别有洞天,有优美的校园景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彬彬有礼的同学们,这些都能给到校参观的客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我们雨花小学的核心理念是“雨润童年,花开满园”,其中雨就是水。校园“十景”中的“源头活水”“小雨沙沙”这些也都是与水有关的。“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四字就是告诉同学们要学习水的品质。水善利万物、利于万物,有宽容、奉献的精神;水随着山势而流动,包容万物、善于变化。因此,做人也应当像水一样能够包容万物、利于万物、滋润万物。所以,就在这里就雕刻了“上善若水”四字。
“上善若水”是学校2014年校园改造时修建的。“上善若水”的上方是位于校门口旁边的 “源头活水”。这里的水也是来自于“源头活水”,而水是流动的,不仅仅是在校门口,还要“流到”操场,“流到”游泳馆,“流到”教室,“流到”整个校园。校园的各个地方也都能够得到水的滋润。
书屋就是指读书的地方,为何还有“荷香”二字呢?因为我们学校的校花是荷花,“荷香书屋”的柱子上雕刻着荷花和青蛙,老师们希望大家能沐浴荷香,伴着蛙鸣,畅游于书的海洋,从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校园文化气息。
莲花就是荷花。在我们学校的“雨花十景”中有许多荷花的形象,比如学校大门口旁边的 “雨中荷花” “水中青莲”等。“十景”中的荷花文化,就是希望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孩子能够像荷花一样秉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雨花大舞台,有梦你就来;雨花大舞台,秀出你风采”就像这个口号所说,“雨花大舞台”是同学们展示的平台。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年的礼仪文化节、四年级的立志礼等各类活动都是在雨花大舞台上进行的。所以,“雨花大舞台”也见证着同学们在学校里的成长。
很多的语言锤炼,思想的沉淀,经历历史的更迭,留给我们的就是文化的宝典。经典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就是和圣贤对话,就是传承优秀的经典文化。在诵读经典中可以感受中华文化传承中留下来的文化和思想,感受圣贤人物们的人格魅力并以此立下个人的志向。所以我们学校读经典就是让同学们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老师现在《大学》《中庸》《论语》全部都包本成功了。老师包本的要求和同学们也是一样的:《大学》不能提醒,《中庸》可以提醒一次,《论语》可以提醒四次。
我认为包本其实就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让自己不断地去实现的过程。我在包本的过程中有三个半计划:每天诵读半小时经典,进行半小时体育锻炼,看半小时专业书籍。我从2020年2月正式决定开始包本到2022年《论语》1到20全部完成。老师的记忆力已经没有同学们那么好了,所以包本的速度就要慢一点,但是我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制定了目标,朝着目标努力,持之以恒的去做,就总有一天能够完成。学习和包本是一样的,都可以用“骐骥一跃”不如“驽马十驾”来形容,有些同学的基础要差一些,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刻苦学习,也是可以追上那些走在你前面的人,所以学习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长期的坚持。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在诵读、背诵中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老师在包本中也逐渐了解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会去看更多的相关书籍。然后我发现这些书籍中的道理对我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引,知道了在工作中如何与同事更好的相处,学会了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价值。在这里我也将我在包本《论语》中深有感触的三句话送给大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就是说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习君子“和而不同”的品质,能明辨是非,不从众,同时也要注重个人修身。在包本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道理可以指点我们的学习生活,同学们现在对其中的一些理解可能还不够透彻,但是没有关系,以后同学们通过读、写、说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就会了解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游泳在我们学校特色打造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每2周一次的游泳普及课,同学们每个人都能学会游泳,掌握基本救生技能,在面对相关危险时有能力进行自救。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冬季游泳有点冷,但是同学们仍然一直在克服和坚持。这也培养了同学们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的能力,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学校游泳队在常年训练下,在江北区、重庆市、甚至是全国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也极大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同学们也可以将游泳当作人生发展的一条道路,通过游泳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学校有三大特色:全名阅读、全民礼仪、全民游泳,也就是学校的“三全教育”。学校“十景”中的“香桂佛石”上刻着的“雨润童年 花开满园”就是我们学校的办学愿景。这里的“雨润”不单是指雨水的滋润,更代表的是老师、家长、学校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对同学们的关爱。“润”就是培育的方式,学校采用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渠道,培养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雨花校园里像花一样绽放。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热爱学习、体魄强健、习惯良好的人,拥有快乐的童年。我想对同学们说的就是好好读书,就像冰心奶奶说的读好书、好读书,在书本中明确责任,树立目标,勇敢追梦。
中共党员,雨花小学语文教导主任及全民阅读中心主任,江北区骨干教师。曾获“一师一优课”全国二等奖,重庆市微课大赛一等奖,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一等奖,江北区朗诵比赛一等奖,江北区道法赛课二等奖。
中共党员,雨花小学德育主任,江北区骨干教师。撰写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指导学生征文、演讲、朗诵、讲故事多次获市、区级奖;曾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重庆市优秀班主任。
雨花小学游泳中心主任,江北区骨干教师。曾被评为 “重庆市江北区2021年江北区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先进个人,多次获得“江北区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教练员”称号。
本次采访,让我对美丽的校园、对学校都有了不一样的了解。漫步校园内,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不再像之前一样只是单纯地对美丽景致的欣赏,更多地是从其中感受到学校为我们雨花学子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和对我们雨花学子的爱护、期盼之心。采访对话中,老师们也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体魄强健、习惯良好的人,感受着学校和老师们对我们的关爱,也让我更坚信一定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期盼,为自己和学校书写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