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组建师生研究团队,聚焦柔性电子技术,专注环保型柔性电极制造和高性能可拉伸柔性力学传感器的研发,为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柔性电子技术是一项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的颠覆性科学技术,也是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正逐渐成为赋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该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加速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柔性电子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
在此背景下,由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牵头,组建了一支跨专业、跨学校的创新创业团队,开展柔性电子技术的创新研究。团队既有来自学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物联网应用专业、软件专业、通信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师生,也邀请了中山大学王力博士等专家作共同指导,同时还引进了华为、中山大学等国家级实验室平台的资源支持。该团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强化团队成员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技术研发的突破和革新夯实基础。
团队成员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团队成员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通过长时间的行业调研和实践探索,该团队突破了电极基底材料的限制,将办公打印设备和转印工艺相结合,实现了在不同环保型基底上进行纳米导电材料的图案化。此外,通过引入微结构,团队成功解决了柔性力学传感器高精度与宽检测范围无法兼顾的问题。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消费领域,为重庆市智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团队也申请了多项专利,并在环保领域进行了电子器件的回收再利用尝试,为资源回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团队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据悉,该团队已加入全国首个柔性电子产业联盟,与柔性电子领域内的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