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瞭望丨三峡库区崛起环湖之城
2023年08月14日 10:02 来源: 瞭望

 ◇今年上半年,“平湖之城”万州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7.9%、28.5%,增速均排名重庆第一

  文 | 刘刚 王龙博 刘磊

春日里的重庆开州,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2023 年 4 月 6 日摄)陈永松摄

  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等称号。当地百姓说,如今的开州,是一座“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宜居之城。

  宜居指数上升背后,是城市能级的大幅跃升。一座功能完善、产业优化的新开州,已成为辐射三峡库区、带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新城。

  特别是,在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开州携手同样位于三峡库区的万州以及四川达州等城市,肩负起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国省际结合部统筹发展样板地的重任。

  近年来,这些城市积极推进外畅内联的重大交通项目,持续推动重大产业协同协作、共筑绿色生态屏障等合作事项走深走实,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逐步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片湖滋养一座城

  一座开州城的生长史,要从因三峡工程而产生的一片湖讲起。

  2003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2座城市、11个县城、114个集镇实施迁建,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次探索。

  整整20年过去,曾经深藏大巴山南坡的开州,因三峡工程成了一座环湖之城。作为三峡库区最后一座淹没县城,夏日时分的重庆开州,汉丰湖水清岸绿、景色宜人,与城市和谐共生。三峡工程蓄水后,自西向东的滚滚长江被大坝挽住脚步,在上游塑造出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也为三峡库区城市的焕新带来不可复制的生态本底。

  2007年,随着“三峡清库最后一爆”,重庆开县(2016年改为开州区)古城完美谢幕。三峡库区最年轻的新城,踏上重生之路。

  三峡库区蓄水,让曾经4.5平方公里的开州老城淹没水下,却给开州人在破解消落带难题的过程中送来了汉丰湖。

  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位每年周期性涨落,临水地带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水库消落带。开州城所在的澎溪河沿线也深受消落带困扰。

  在规划新城过程中,开州探索用筑坝成湖、生态涵养的方式治理消落带,并因此收获了面积相当于两个西湖的城市水域。

  开州古称汉丰,这片水域便被命名为汉丰湖。依大山、拥大湖的大开州,开始了城市品质之变。截至去年底,开州城已“长大”成为一座面积超过42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5万人的宜居、生态、绿色新城。

  近年来,依托生态优势,汉丰湖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享湖经济”。环湖马拉松、龙舟赛、桨板赛、摩托艇赛……一系列大型赛事每年轮番上演。数据显示,2022年汉丰湖景区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

  同样在三峡库区,与开州毗邻的万州是移民最多的城市。如今,以长江为主轴沿两岸分片组团式发展的万州城区,也展开一幅高峡出平湖,碧水映万州的城市画卷。

  沿长江继续前行,拥有2300多年建县史的云阳,曾因三峡水库水位上升,溯长江而上搬迁县城至30余公里外的一处山坡。20年来,峡江山水依旧,而云阳在传承历史文脉、推动绿色发展中,变身为一个兼具“颜值”和“气质”的公园之城。

  三峡新城担起新使命

  2020年1月,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峡库区城市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位于三峡库区的开州、万州以及四川达州被赋予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国省际结合部统筹发展样板地的重任。当地学者分析称,得益于过去20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长足发展,万达开板块已成为川东北渝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为集中、城镇分布较为密集、发展程度和开发条件最具潜力的区域。

  如今,成达万高铁、渝万高铁、渝西高铁等一批外畅内联的重大交通项目正加紧实施,“轨道上的万达开”呼之欲出。三地还推动共筑绿色生态屏障、重大产业协同协作等合作事项,逐步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

  今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从绿色生态建设、现代产业集群等方面规划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蓝图。

  “开州将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统筹发展制度创新先行区、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川东北渝东北重要增长极’4个战略定位,持续深化共识、强化协作,共同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走深走实。”重庆市开州区委书记蒲彬彬表示。

  与此同时,三峡库区城市还积极投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

  高品质宜居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乌江和长江交汇处,“榨菜之乡”涪陵坐落其间。过去20年来,因三峡蓄水而搬迁的涪陵瞄准工业经济,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百亿级企业快速崛起。

  在万州经开区,博赛集团建设的九龙万博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是近年来落地万州的投资最大、产值最高的工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平湖之城”万州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7.9%、28.5%,增速均排名重庆第一。

  在开州浦里新区,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产品正依次下线。这家渝东北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产品已占据国内外品牌耳机电池3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耳塞用电池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紫建电子是开州产业转型的缩影。改革开放以后,“打工经济”曾长期是开州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作为拥有170万户籍人口的开州,常年有60多万人口外出务工。“发达”的劳务经济,折射出当地薄弱的产业基础,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城市能级在区域经济中竞争力不强。

  近年来,以拉开骨架的城区为承载,加上完善的配套、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开州逐步构建起以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系。

  跨区域协作也正为三峡库区城市构建起新的产业纵深与发展优势。位于开州的千能实业、信辉联科技与万州的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建立稳定的配套联合体,共同发展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州千能机械、开州印务公司与万州的雷士照明深度“联姻”,携手做大做强产业链……

  “未来五年,我们将把开州发展放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局中统筹把握、系统谋划和全面推动。”蒲彬彬说,力争环湖城区聚集度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和体量能级大幅跃升,城市规模拓展至60平方公里60万人以上,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并继续朝着“双百”城市目标加速迈进。 (作者单位:新华网重庆频道)

  (《瞭望》2023年第33期 )

编辑: 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