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助民企提质降本 重庆一揽子举措落地见效

  9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经信委副主任汪立东,市商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许新成,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张雪松在会上围绕助力民企降本增效等内容进行解读。

  全市“专精特新”企业中,民企占比87.7%

  汪立东表示,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5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8家。

  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里,民企占比87.7%,补链强链效果显著。今年1—7月,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充分体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和活力。

  接下来,市经信委将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大培育力度,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持续完善梯度培育体系,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等关键环节,分层分级完善扶持政策,匹配要素资源,培育企业发展良好生态。

  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行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诊断和数字化水平诊断,推动企业对接创新资源、数字化服务资源。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好“渝企零距离”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信息平台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

  加强服务精准供给,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化解企业融资、人才等难题。

  全市对外投资总量中,民企投资量占比达八成

  许新成表示,民企是发展商务经济,特别是外贸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民企贡献了我市对外贸易总额近50%;在全市对外投资总量中,民企投资量占比达80%。

  目前,市商务部门正在推动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支持企业组团出海“揽订单、拓市场”,重点帮助民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扩大贸易增量。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帮助我市民企扩大‘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方面,我们也推出了不少举措。”许新成说,十年来,渝企在“一带一路”投资项目数和承包工程数均实现逐年增长,其中备案投资项目188个、承包工程390个,涵盖制造、电力、水利等领域,涌现出赛力斯印尼汽车厂、攀华菲律宾钢厂等一批标志性民企海外投资项目。

  接下来,市商务部门将继续搭建完善渝企出海服务体系,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在为民企境外重点项目发展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也帮助其加强海外投资风险防控,包括定期组织开展对外投资底数摸排,组织安全与风险防范培训,进行海外项目合规经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帮助民企防范化解对外投资合作风险,保障境外项目和投资安全,积极推动民企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

  1—7月全市民企实现减税降费超213亿元

  张雪松介绍,今年1—7月,我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79.4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13亿元,金额占比超七成。

  “实施减税降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主要受益者。”张雪松表示,1—7月,我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9.8亿元,占民营经济税费优惠总额达到51.5%。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新增涉税经营主体近29.2万户,其中新增民营涉税经营主体28.9万户,这表明随着税费红利逐步兑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加充足。

  张雪松介绍,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接下来市税务部门将持续为民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比如携手市工商联实施“宣传辅导”“牵线补链”“春雨润苗”等6项行动。

  其中,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中,将重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截至今年8月,市税务部门已同28家银行推出43款贷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近18.2万笔,投放金额达到430亿元。(记者 夏元)

编辑: 刘磊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