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加上“文化味” 糍粑路边摊变身“糯米宴”

  在今年武隆区“庙垭乡油菜花乡村旅游季”期间,庙垭乡农民郑周均的“糯米宴”27天接待食客2700余人次。

  今年是庙垭乡以花为媒推行“农文旅融合”的第十三个年头,“庙垭乡油菜花乡村旅游季”是国家乡村振兴局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之一。

  “我是做‘路边摊’起家的,没想到有一天会办成‘糯米宴’。”3月31日,豪爽的郑周均笑着直言,“靠着乡政府的扶持和游客建议,我在糯米里加了一‘味’,利润比原来翻番,生意越做越有味。”

  去年,庙垭全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乡内已有60余户像郑周均这样的农户以乡村旅游为主业,吃上“旅游饭”,全乡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为销糯米架起糍粑路边摊

  庙垭是武隆的鱼米之乡,糯米是特色作物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种。1983年,郑周均的父亲苦于家里1000多公斤糯米无人收购,决定将糯米舂做成糍粑销售。

  “最初就是在老街边上架个炉子摆个路边摊,把糍粑烤热了卖,一个7分钱。”郑周均回忆,赶一次场能卖出去一百多个糍粑,消耗掉五六公斤糯米。

  庙垭地处武隆、涪陵、南川三地交界处,以前交通不便,场镇只有40多米长、10来米宽,人口几无流动。花了半年时间,郑家积存的糯米才全部销售完。鉴于“自产自销”收益更高,赶场天摆摊卖糍粑就成了郑家种地以外的“重要产业”。

  “2012年,乡里举办首届油菜花节。那一年,生意好得不得了!”回忆起往事,郑周均乐呵呵地笑了。随着交通的改善,庙垭与涪陵、南川的距离拉近了,当年便吸引数千人次游客来看这层层叠叠的花田。郑周均一天卖掉的糍粑,需要40多公斤糯米,一个糍粑卖3角钱,供不应求。随后几届油菜花节,郑周均每天消耗掉的糯米相当于原来1个月的用量。他还请专人舂糯米背到庙垭街上,多的时候要请三四个人。

  舂糍粑民俗体验成促销“密码”

  2018年,油菜花节升级成为乡村旅游季,田间步道越来越长,还增加了榨油坊等非遗体验点,吸引许多游客驻足。

  这年,郑周均将舂糯米的石制碓窝搬到场镇上,以防舂好的糯米原料“接不上趟”,也让游客能亲眼看到糍粑制作的过程。舂糍粑在城市里不常见,不少游客好奇地挽起袖子,主动要求帮忙舂糯米,边舂边拍照。

  “游客出了力又不要工钱,舂糍粑的队伍还越排越长,才好耍哟!”郑周均掩嘴而笑。这年,他一天能卖掉一两千个糍粑,成了乡里发展文旅融合的典型农户。

  为了促进农文旅融合,乡里增加了“花海抓鸡”“打糍粑比赛”等民俗特色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更多“文化味”。

  “最初不懂啥叫‘文旅融合’,但乡干部说舂糍粑就是其中一种。”郑周均一下明白了——农村的“俗”,就是城里人的“潮”。

  第二年,他把乡里请人创作的《庙垭糍粑》录下来,在自己摊位循环播放,还借来6套红底白花的“村姑”表演服免费供游客穿。

  这下他搭上了文旅融合的快车:开设了2个舂糍粑体验点、4个销售摊点,每天销售的糍粑达到两三千个,相当于没办油菜花节前两三个月的销量。

  加上“文化味”游客吃得更高兴

  “庙垭以糯米为原料的菜肴那么多,为啥不专门开发宴席让游客品尝?”乡干部的一个反问,让郑周均找到了发展的新方向。

  去年,郑周均尝试着将几道带糯米的乡村菜肴集成一桌“糯米宴”,以自助餐的形式提供给游客,每人收费30元。当年,“糯米宴”接待游客上千人次。

  今年,庙垭依托种植大户和农民种植的5000余亩油菜花建起4个农业休闲体验园,鼓励更多农户发展特色民俗体验,让乡村旅游由单纯的观赏变为综合体验。

  今年郑周均的“糯米宴”进一步升级:糯米乌粥是过去当地妇女坐月子的专享,在“糯米宴”上成为上桌就被一抢而光的滋补菜;以糯米打底的喜沙肉,象征欢欢喜喜,不少游客愿意尝新;嵌着金色南瓜的南瓜糯米饭,寓意金玉满堂,适合牙不好的老人;腊肉焢糯米饭,配上春天特有的凉拌折耳根、野菜,能让不少游客一次下肚两三碗……

  在“糯米宴”现场,就餐的游客排成长队,餐桌旁的游客停不下筷子。

  随着“糯米宴”越做越红火,郑周均还带动了五六十户当地农户种植糯米、发展蔬菜种植和鸡鸭养殖,成为庙垭乡村旅游的“龙头”。

  “没想到,就是在糯米里‘加’上那么一个‘文化味’,收入就跳着涨。”郑周均高兴地说,等这个旅游季结束,他就要开始为明年的糯米宴准备新的特色菜品了。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