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把算盘 见证一段峥嵘岁月

  5月2日上午10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全家6口人,来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她小心地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件“宝贝”。

  “鲁老,欢迎您带着全家来到陈列馆!”陈列馆工作人员早早在大门口等候,热情地将老人家迎进陈列馆内。

  一段渊源

  老人到底是何许人,到陈列馆的目的是什么?那件“宝贝”是啥?

  原来,老人名叫鲁克定,今年80岁,她的父亲鲁自诚在抗战时期受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在重庆从事经济和统战等方面工作。

  鲁自诚和重庆的渊源始于1938年。

  那年年底,地下党员鲁自诚和妻子华韵三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鲁克行,随撤退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到达重庆。此后,鲁自诚根据党的指示,到重庆浮图关(复兴关)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工作,先后担任指导员、训育干事、设计委员等职,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他以此为掩护,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1942年秋,中国工矿银行在重庆成立。为了更好地为党搜集情报,鲁自诚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应聘担任中国工矿银行的驻会常务董事。

  1946年初,国民党政府准备“还都”南京,很多企业被变卖、转让,其中就包括由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雷震等人创办的中国工矿建设公司。

  中共南方局领导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国民党官僚资本家的企业为地下工作做掩护,就派南方局干部童小鹏,拎着一个装着“小黄鱼”(指5两重的小金条)的小皮箱给鲁自诚送来,让他买下中国工矿建设总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从事经营活动,为党筹集经费,同时开展对经济界的统战工作。

  一把算盘

  “我这次来,是要把父亲在重庆工作时期使用过的一把算盘捐给陈列馆。”鲁克定一边参观展览,一边讲述父亲在重庆的那段峥嵘岁月。

  这把算盘,就是鲁自诚在工矿建设公司工作时使用过的。

  “那个时候,工矿公司下面有铅笔厂、面粉厂和机械厂共三个实体企业。这三个企业的经营所得一部分留给企业,另一部分则提供给南方局。父亲的工作之一就是汇集总账,进行分配。”鲁克定说,当年父亲就是用这把算盘算账的。

  新中国成立后,鲁自诚曾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贸易处处长、西南工业部驻京办事处主任,还参与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工程──成渝铁路建设的管理工作。

  后来,鲁自诚全家离开重庆到了北京,这把算盘也跟着到了北京。

  “我那时候只有6岁。我们从朝天门坐船到宜昌,在宜昌换船到武汉,再从武汉坐了3天火车到北京,路途遥远。但父亲一直将算盘带在身边,足见其重要性。”鲁克定说。

  新中国成立后,鲁克定曾在家里见过胡厥文、施复亮、李烛尘等知名人士。那时她并不了解父亲的工作,后来才知道父亲原来是一个对党的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

  一份祝福

  这不是鲁克定第一次将文物捐给重庆了。多年前,她就把童小鹏当时给父亲的装金条的小皮箱捐给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陈列馆的同志几年前与我联系,希望征集党的统战工作方面的文物。这次,我一是来捐文物,二是专门带着老伴、女儿女婿和两个外孙来陈列馆参观,想让他们更深入了解一下那段历史。”鲁克定说,陈列馆建筑气势恢宏,展品丰富,内容全面,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娓娓道来,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看了令人震撼,值得点赞。

  “我生在重庆,童年的6年时间在重庆度过,现在还会说重庆话。”鲁克定笑着说,这次来重庆,去了朝天门、洪崖洞,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山城,“祝福这座城市越来越繁荣。”

编辑: 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