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綦江:八旬老人坚持义务清扫登山步道12年

重庆綦江黄达昌老人,坚持义务清扫登山步道12年。

  黄达昌,男,1943年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百步梯社区居民。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担任中国第十八冶第一工程公司人事干部、武装部长。他是一个“热心肠”,2005年回到綦江,赓即加入“周述明志愿服务队”,协调邻里纠纷,入户宣传宣讲,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时长超1.1万小时,受惠群众上万人。

  从2011年开始,黄达昌主动义务清扫维护綦鸡路登山步道,自备工具,单枪匹马坚持12年,即使身患脑梗也不放弃,扫坏扫帚近百把、砍坏砍刀8把、用坏铁锹10把,惠及健身达人和当地村民数万人。

  默默无闻,健身老人转行“清道夫”

  黄达昌退休后有每天锻炼的习惯,以前都是沿着古剑山登山大道登山,车多人多。2011年春的一天,他突然想去尝试一下新修的綦鸡路登山步道。一路向上,他看到从气象站到桃花山路段,杂草丛生、荆棘密布,侵占了大部分路面。原来,该路段虽然距离城区较近,已投用2年,但因一直有古剑山登山大道,只有极少数村民和健身达人来往,由于道路养护工人较少且路段较长,日常保洁、排除隐患这些事情经常忙不过来,于是黄达昌主动请缨加入登山步道义务清扫。

  说干就干。他因地取材编扎多把“叉头扫把”,买来砍刀、铁铲等工具;除草,修枝,修补破烂地面,疏通水沟,清理青苔……每天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茅草划伤了他的手,荆棘挂坏了他的衣服,臭水沟脏了他的鞋。连续20多天,长达三公里的步道,终于变得干净、整洁、宽敞。

  为了维持步道的干净整洁,黄达昌每隔两三天就上山清扫一次。路好了,过往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见他这么尽心尽职,以为是村上安排的公益性岗位,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在义务清扫,纷纷称赞他的行为。路过的人提出要给他拍照宣传,他婉言拒绝;有记者前来采访,他多次推辞。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应该做的。”

  时光荏苒,12年就过去了,工具材料、来往车费他就花了一万多元。村上曾向他提出给予一定报酬和补贴,他坚决不要。

  今年80岁的黄达昌说:“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一直干下去。”黄达昌的行为影响带动着周边的人,市民陈彦就是其中之一,“黄老年龄这么大了还在义务劳动,我们年轻人更要向他学习”。

  服务社区,退休工人也是“活雷锋”

  黄达昌不仅坚持12年义务清扫登山步道,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2005年他初到百步梯社区定居,到社区参加活动时,听说社区有一支“周述明志愿服务队”,他就迅速加入服务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社区哪里需要人手,黄达昌的身影就活跃到哪里,参加宣传活动、协调邻里纠纷……社区居民群众交口称赞他为“活雷锋”。2020年夏天,黄达昌听到社区书记说,党员活动室里的书桌和板凳大多数都破旧不堪。他默默找来工具和材料,义务开展修葺翻新,历时两个多月,共修葺桌子22张、板凳26条,社区党员、居民群众连连点赞。

  綦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来,他自觉投入到社区各楼栋、各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中,捡垃圾、扫楼道、通水沟,不怕脏不怕累,完成22栋居民楼巡查,与志愿者一起搬运各类垃圾6余吨,参与文明劝导50余次。2023年7月,社区开展飞线专项治理,已年满80岁的黄达昌主动请缨参加,为高空作业人员扶梯子、递工具,干得热火朝天,乐呵呵和年轻人干在一起,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他对社区书记说:“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我的心依然火热,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把志愿服务坚持到底。”10多年来,黄达昌志愿服务时长超1.1万小时,受惠群众上万人。

编辑: 刘磊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