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大渡口擦亮重庆小面特色名片

重庆小面产业园。

  近年来,重庆大渡口抢抓机遇,锚定打造产业集群、创新驱动活力、助力品牌出圈方面,扛起“重庆小面·重庆造”发展旗帜,正逐步将一碗小面从地方“小作坊”打造为特色“大产业”。

  齐头并进 打造重庆小面特色集群

  自2021年8月重庆小面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大渡口区目前已累计引入6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仅有新兴企业,更有老牌势力。

  秦云老太婆摊摊面作为重庆小面老字号,曾位居重庆小面50强榜首位置,线下经营势态如火如荼。为了赶上新的发展“风口”,秦云老太婆摊摊面也加入线上销售预制面赛道,在产业园投资建设电商基地。类似的还有呼拉面馆,其线下店已超百家,随着小面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也着力打造线上预制面销售,以线下良好品牌口碑和大规模客户群体带动电商发展。

  走进重庆辣来主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小面中央工厂,各个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位。在流水线上,面粉等原材料经过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再配合方便菜肴、复合调味料等一道道工序后,一盒盒重庆小面便生产完成,等待输往全国各地。通过线上品牌推广销售,辣来主义的产品已远销澳大利亚、意大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重庆小面全产业链领军企业。“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累计销售了1500万盒,金额超过1.6亿元。”公司负责人刘派介绍。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为重庆小面产业带来了新机遇,还串联起了相关区县农业的发展。

  作为对口协同区县,忠县与大渡口深度合作,建设重庆小面产业园·忠县园区、重庆小面忠县磨子乡原材料示范园,与重庆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磨子乡调味品企业、忠县豆腐乳厂进行了原(辅)材料合作,为小面的优质生产提供了源头保障。

  同样搭上重庆小面发展“快车”的还有涪陵榨菜、石柱辣椒、江津花椒、潼南菜籽油等,“每销售1亿元小面,小面佐料部分就能带动农产品销售近2000吨。”大渡口区小面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李晓丹说。

  为壮大小面产业规模,大渡口区制定了重庆小面产业专项奖扶政策,覆盖小面全产业链,包括对新入驻企业给予5年财政资金奖励,减免厂房、物业租金等。同时还与滴灌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大渡口区形成滴灌通投资绿色通道,助力以小面产业为主的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三峡银行还针对大渡口区出台了重庆小面特色化授信方案、重庆小面产业链客户金融方案等,支持重庆小面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创新,为重庆小面注入新动能

  为让传统小面增添新风味,提升市场竞争力,各企业对重庆小面工艺进行研发改进。

  辣来主义聘请小面世家传承人,联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重庆大学、重庆旅游学校深度研发,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小面风味。刘派指出,辣来主义小面使用了0脂肪黑麦、荞麦“半干鲜面”,采用日本锁鲜技术,含水量达到22%-26%,将保质期做到了4至6个月。既满足了货架销售要求,又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面条“鲜”度。

  坡坡小面将汉源青花椒、红花椒直接打进面粉里,利用四段式的烘干工艺和精准的温度控制,确保了每一根面条都有花椒香且劲道挂汁,其工艺已入围iSee全球食品创新机的技术类大奖。

  各企业在小面制作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同时,大渡口区陆续制定了《重庆小面》团体标准、《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小面》等,为小面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对小面历史渊源感兴趣的游客还能够在重庆小面博物馆内,通过制作工艺、产品特征等生动的图文展示,了解重庆小面的“前世今生”。在馆内,游客还能亲手调配一碗独家秘制的小面,沉浸式体验制作小面过程。

  在大渡口金鳌田园,还有集小面品牌展示厅、研学餐厅和配套宿舍等于一体的重庆小面体验中心,游客可获得更全面、多样化的重庆小面文化展览体验。

  擦亮品牌,助力重庆小面加速“出圈”

  为努力实现“重庆小面重庆造、重庆小面卖全国”,增强品牌辨识度,擦亮重庆小面名片,大渡口区和园区小面企业做了有益探索。

  在第三届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上,大渡口区除了与拟入驻重庆小面产业园的10家企业集中签约外,还在现场举行“万人吃小面”体验活动和“巴渝工匠”杯重庆小面技能大赛。同时发布了品牌IP形象“渝面侠”,营造出重庆小面热辣鲜活的形象。

  今年3月,在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重庆市经信委和大渡口区政府还联合举行了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暨“爆品”发布会,将图形商标和“重庆小面·重庆造”组合形成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并对8家企业和机构进行了品牌使用授权,助力重庆小面加速“出圈”。

  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小面走向世界,大渡口区小面企业积极参与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井谷元食品、辣有引力还携带“重庆小面”首次赴东南亚参与渝贸全球·重庆出口商品(泰国)展览会。在展会上,重庆小面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市民围观试吃,井谷元与泰国清迈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泰国711便利店最大供应商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4月12日,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新互联互通的渠道优势,重庆小面正式“出海”,发往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客户手中。“以前是企业自己寻找‘出海’机会,不仅成本高,还不熟悉国外市场和准入规则。”大渡口区城市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利用外联优势,建立海外市场链接,以贸易商的身份对接外商,为企业提供“出海”服务,助力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黄志明 马兵 石力丹)

编辑: 陈雨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