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丨聚焦群众需求 以多样形式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网络征婚花样多,冒充美女和帅哥,谈情说爱把钱骗, 杀猪盘!”“有的冒充公检法,说你涉嫌犯了法,催你赶紧交罚款, 是诈骗!”……

  5月22日,第三个“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在11个街道、79个社区如期开展。为增强活动现场的感染力与宣传力,不少街道积极创新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治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三句半、乐器演奏等文艺表演,法治“小摊”摆进菜市场,“车载便民法庭”开到群众“家门口”……系列活动在夏日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普法热浪,吸引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

  普法宣传抓重点、扣热点

  “大家都来看一看,法律宣传手册免费发啦,大家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前来咨询。”大溪沟街道张家花园社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集中接访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摊位”前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册。“三官一律”通过《民法典》七编经典案例向群众宣讲了该法的法律地位及重要意义;就近期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恋等进行了详细的法律解读;并结合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围绕未成年人监护、个人信息保护、高空坠物、财产继承等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解读。

  大溪沟街道人民村社区、两路口街道桂花园新村社区、石油路街道河运路社区的普法“摊位”同样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聆听和咨询。“三官一律”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活、经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耐心解答遗产继承、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劳动合同、房屋买卖等相关法律问题,拉近群众同民法典的距离。

  大溪沟街道人民村社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

  在解放碑街道临江门社区、南纪门街道邮政局巷社区、化龙桥街道永嘉路社区的集中接访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知识竞答、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对《信访工作条例》、“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四应当七禁止”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宣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推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接访活动形式新、亮点多

  “我们三人走上台,一个一个挨拢来,还差一个朗个办?”“我来!我来!”“锣鼓叮咚一声响,我们四人走上场,说说诈骗和安全, 都鼓掌!”

  在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社区临崖步道平台,一曲朗朗上口的普法快板拉开了“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序幕。由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自编自演的“三句半”,把民法典的基本精神和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融进欢快的旋律里。

  “这样的普法宣传接‘地气’,好‘消化’,我们都喜欢看,以后要多多开展!”现场群众们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既富有趣味性又充满实用性,让他们在欣赏民俗特色表演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今后也能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社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

  针对西山街菜市场经营户矛盾集中的突出问题,朝天门街道巴县衙门社区索性将“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现场搬到菜市场门口开展现场法治调解。

  市场经营户张某反映自己长期为外区一商家送货,但对方商家一直以经济困难为由拖欠货款,因多次电话及上门催债无果,想寻求帮助。经“三官一律”详细了解情况后,现场为张某梳理了有关法律要点,指出如果对方仍恶意欠款,反映人可到区法院就此事提起诉讼,并承诺将跟进此事,持续为张某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支持。

  在七星岗街道抗建堂社区,一场消防安全技能大比拼激发了群众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浓厚兴趣。社区义务消防员向现场群众讲解火灾逃生自救、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应用和操作(模拟灭火器灭火、消防水带水枪快速连接)、火灾发生后应急处理流程等知识,手把手指导群众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群众的逃生自救能力。

  在七星岗街道归元寺社区,一辆挂着国徽、有审判庭、原告席、被告席,还能支持5G直播、播放宣传片的汽车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围观。

  “别看面积小,但是应有的功能一个不少。录音、录像、打印……我们还能在车上开庭呢!”法官向围观群众介绍“车载便民法庭”的功能用途的同时,结合此前审理过的案件进行以案释法,并了解群众的诉求,引导更多群众学习法律知识。

  组织政法力量和法学法律工作者等平安战线力量进企业,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法治体检等,提供定制服务,也是“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的开展形式之一。

  集中接访当天,区法学会、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解放碑街道联合主办的“法治进楼宇”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专场活动走进WFC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40余家企业带来精准用工“指南”。

“法治进楼宇”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专场活动。

  “法律法规及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其执行是否到位,决定着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活力。我们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以上门送政策为立足点,不断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在法治宣讲中,市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专家库成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执法支队执法科科长冒煜带来《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分享,围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企业用工常见问题、劳动保护,详细解读了当前劳动法规的主要条款,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了企业在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时安排、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缴纳以及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方面应遵循的法律要求。

  在随后的现场咨询环节,区法学会、区人力社保局、区法院、区工调委工作人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围绕工资发放、工时管理、福利待遇等用工实际问题答疑解惑,进一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用工管理制度。

  办理问题速度快、效率高

  针对“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收到的问题,区工作专班进行逐一分析研判,按照“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类办理”原则,对涉及平安法治建设领域的问题事项,指定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街道进行联合办理。而对于其他问题,则协调相关部门,按有关程序进行转办。据统计,首个“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以来,截至第三个集中接访日前,全区累计办理问题683件,办结664件,办结率97.2%。

  根据此前集中接访的问题梳理,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贺龙雕像附近广场舞噪音扰民,成为群众反映的较为突出问题之一。针对这一实际,两路口派出所迅速会同两路口街道、大田湾街面警务站等单位召开协调会,研究落实广场舞噪音扰民解决方案。随即,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约谈了广场舞组织者,规定了广场舞音响分贝量,并要求晚上21点30分之前结束活动,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作息。此外,还特别安排社区群防队员和夜间值守的社区民警加强对广场周围的巡逻工作,若发现广场舞噪音扰民,及时制止,消除噪音。

  化龙桥街道反映较为突出的不文明养犬问题也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内容。连日来,社区民警对辖区内各小区进行了养犬政策广泛宣传告知,并对小区内未牵狗绳的人员进行了当场处罚。李子坝社区还邀请开展了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支队负责人进行了《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专场宣讲。近日,区公安分局人口支队联合化龙桥街道开展违法养犬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对辖区开展排查及整治工作。

  而对于一些职责明确、边界清晰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则即接即办、限期办结。

  此次集中接访日活动当天,大坪街道马家堡社区针对现代大厦电梯改造分摊未决问题,邀请现代大厦物业管理公司、现代大厦居民代表以及不愿承担分摊费用的业主,观摩物业纠纷示范调解案例,以典型个案释法说理带动“一片”。通过积极的沟通协调、政策答疑,几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让电梯改造项目可继续推进,得到了居民群众的支持。

  关于南纪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金紫门大厦电梯维修问题,由于该大楼没有大修基金,电梯维修费用需要广大业主承担,而部分业主以交物业费为由,指责物管单位不作为,耽误电梯维修,影响居民出行。社区收悉情况后,立即与物管单位沟通协调,由物管单位先垫资购买,现维修更换的器材元件正采购中,待器材元件到位后,马上组织维修,经重庆特种设备检测院审验合格后,及时开通电梯。

  在菜园坝街道石板坡社区的集中接访现场,有群众反映,北里15号院坝内绿化带长期无人管理。收悉情况后,“三官一律”立即给出意见建议,社区工作人员随即到现场查看,联系产权单位进行补种。目前,该处绿植已补种,居民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

编辑: 陈蒙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