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速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关键

  五月二十四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现代物流服务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现场,二〇二三年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报告发布。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如何用好这一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加速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5月24日,在第六届西洽会活动——现代物流服务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业内人士就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重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连续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介绍,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的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较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这是我们建立国家物流统计制度以来的最好水平。”崔忠付说,物流效率提升、社会物流成本降低,为产业核心力的提升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庆的物流发展情况,也符合全国发展态势。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介绍,2023年重庆社会物流的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重庆全市物流市场主体超8万个,线上物流企业746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10家,现代物流业助力实体经济强筋健骨,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重庆还依托通道枢纽资源优势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集中签约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额达到444亿元。

  重庆在物流发展上,有很强的优势

  “重庆在物流发展上,有很强的优势。”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李志民认为,当前国际物流格局正在发生变革,重庆拥有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四向物流通道,这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崔忠付持类似观点。他认为,重庆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和内陆开放高地,承担着重要的物流组织和枢纽的功能。近年来,重庆依托产业底蕴,在强化物流主枢纽功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新协调机制,打造区域共享共建循环枢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庆应该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速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

  “重庆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贡献度非常高。”崔忠付说,重庆后续可以继续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牵引,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纽带作用,面向全球打造国际互联互通开放枢纽。

  李志民表示,重庆可以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50强名单,引导培育壮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的主体,打造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成果。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理论委员会经济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吉说,老挝非常赞赏重庆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的成绩。后续,老挝希望依托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深化与重庆在物流领域的合作。

  加快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为通道建设服务

  除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会嘉宾还在很多方面为重庆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言献策。

  李志民认为,重庆应该加快探索建立陆上贸易规则,让这些规则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此外,重庆应主动参与到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法的修订。

  “这部法律1995年制定,目前国务院准备对其进行修订。”李志民说,重庆可以将建设开放通道时掌握的信息贡献出来,帮助完善法律条款,比如通道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点等。

  崔忠付建议,重庆要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挖掘一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典型场景,总结一批现代物流支撑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典型。同时,要在物流领域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宏观科技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建议,重庆应重新认识供应链对物流能力的提升作用,逐步建立跨产业、跨区域、跨国的供应链生态圈,在提升物流能力的同时,提升物流产生的价值。

  “西部陆海新通道就是一个跨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通道沿线的各枢纽节点,都在利用这条物流通道,为当地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汪鸣说。

  相关新闻>>>

  2023年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同比增长12.1%,呈现三大特点

  5月24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2023年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指数报告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以发展规模、发展质量、竞争力为三大主线,全面评估通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指数由3个一级指数、13个二级指数和31个三级指标构成,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时间为基期,以100为基准。

  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为151.5点,较2022年的135.2增长12.1%,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反映通道建设呈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具体来看,呈现三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是通道规模指数稳步增长。由2022年的156.8上涨至163.6,同比增长4.3%,反映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在此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等物流规模都有大幅上涨,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到发合计11680列,运输集装箱58.4万标箱,同比增长7%。

  二是质量指数稳中有升。由2022年的111.3微升至111.6。其中,对外开放指标表现亮眼,为109.5,同比上涨10.2%,反映出通道沿线地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加速升温。2023年通道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十国进出口规模达到9115亿元,同比增长3.3%。

  三是竞争力指数加倍提升。由2022年的125.6大涨至159.2,同比增长26.8%。物流成本、服务能力、通关便利化、港口竞争力指标都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通关便利化指数为439.8,同比增长321.9%。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