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合川:金融合力激发小微企业内生动力

  2023年,合川辖内(含合川、铜梁、潼南)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8.72亿元(剔除票据融资),较上年同期增加43.87亿元,增速15.96%。其中,仅合川区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82亿元(剔除票据融资),较上年同期增加13.54亿元,增速9.86%。

  近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指导下,合川各金融机构以普惠可及为基本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凝聚金融合力,聚焦普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资源,全力激发小微企业内生动力。

  “人造”变“智造”

  普惠金融“贷”动日用玻璃扬帆出海

  从配料、拌料、熔制、供料,到成型、退火,再到分检、包装、入库、出运,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日用玻璃生产工厂内,11条全自动机械生产线上的机械臂有规律地来回摆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很难想象,21年前,这里仅有一条人工吹制生产线。金星玻璃总经理庞光伟感慨,从人工生产到智能制造,这条路,他走了二十多年。

  “一开始,我们需要购买设备提高产量,后来我们需要攻克技术,让大型玻璃生产设备国产化。”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

  从为庞光伟提供流动资金,到支持金星玻璃设备更新,农行重庆合川支行一直陪伴左右。

  特别是2020年到2023年这个阶段,受外部环境影响,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金星玻璃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农行重庆合川支行工作人员主动走访后,定制化提供了贷款方案。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等待放款的每一天时间都很宝贵。”农行重庆合川支行有关负责人称,为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项目组决定通过线上发起贷款申请。收集完资料后,仅用1天时间便完成审批流程。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专门申请执行当年同期LPR基准利率。

  为方便企业对部分零售客户的结算,农行还为其办理了收款码,并申请最低收款费率,进一步助力节约结算成本。

  去年,金星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厂区搬迁,农行重庆合川支行再一次对接需求,提供了“结算+融资+代收代付”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其发放可按天随借随还的普惠小微流动资金贷款“抵押e贷”920万元,用于补充新厂房建成后的原材料资金需求。

  金星玻璃成立了多久,农行的资金就支持了多久。21年来,该行累计为金星玻璃发放贷款超2亿元。庞光伟称,“有了新资金和新机器,年产值预计将进一步增加7000万元。”

  如今,企业年产值达2.6亿元。产品也成功“出海”,远销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约旦等几十个国家,出口整体占比约60%。

  “活水”滋养粮油

  普惠金融让农业主惠到“食”处

  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无人机穿梭在稻田之间,农技人员在地面作业。

  初见杨柳,他正与农技人员共同观察当日智能化病虫防治情况。作为重庆市合川区农业龙头企业重庆神鹰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柳的日常就是深入前线,时刻了解耕种、采收等情况。

  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该公司已建成山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5个,面积合计5300余亩。杨柳更是获评2023年“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

  然而,谈起创业过程,杨柳直呼不易。“一开始摸不到门道,种植的东西都亏了,赔了很多钱。”他回忆道,“我本来想就这么算了,因为没有抵押物,融资很受限,确实是没钱了!但是那一年我遇到了农行。”

  2021年,在一次主动走访过程中,农行重庆合川支行与杨柳结缘。当时正值种植的上一批农作物亏损,杨柳不甘心,有新想法,需要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周转。

  经过对企业的仔细研究和评估,农行双管齐下,从针对法定代表人和针对个人两方面入手,注入金融“活水”。

  “神鹰农业属于农业科技型企业,我们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有针对性的授信支持,他们符合授信条件。”农行重庆合川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开辟普惠信贷绿色通道,为杨柳推荐使用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额度查询和申请。多年来,累计向神鹰农业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60万元。

  针对个人,农行发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这款产品主要面向在农村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客户,杨柳完全符合准入条件。”同时,针对杨柳没有房产抵押等堵点,创新用其应收账款做补充质押,累计发放信用类农村生产经营贷款150万元。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每季度都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的贷前—贷中—贷后服务机制。

  2021年,有了农行的资金支持,杨柳种下杨桃,为后续的丰收奠定基础;2022年,种下榨菜,首次扭亏为盈;目前,以粮油为主,平均产值2000元一亩。

  杨柳说,后续将引进现代生物技术实施土壤改良及绿色防控、北斗导航及智慧农机管理系统、数字化农业生产基地。“农行服务好、跟踪快、服务快。那一年他们没放弃我,未来更会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扶上马”再“送一程”

  普惠金融伴您全生命周期成长

  “三年都不做,一做吃三年。”谈起农副食品加工业,重庆市合川区麒麟畜产品公司董事长谭万琦这样形容道。

  在他看来,如今做生意就像“炒期货”,如果无法及时预判市场走向,囤货销不出,容易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或者更大的风险。

  “这个过程中,无论处于哪个环节,我都更愿意相信自己熟知的伙伴,尽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谭万琦称。

  在一众“伙伴”里,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是特殊的那一个。在该公司1000万左右的总贷款里,农商行占了一半。

  “还没有麒麟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们伴随了我个人和企业的成长。”

  事实上,多年来,谭万琦鲜少主动提出需求,更多的是农商行自主性“送钱上门”。

  “我认为银行和个人、企业要同舟共济,我们有能力,就要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副行长余文峰说,“私下里,我们不叫他‘谭先生’而是‘谭总’。大家知根知底,犹如‘家人’。”

  创业前,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为谭万琦个人发放贷款;创业后,又深入麒麟了解实际困难,结合生产经营情况及其属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优势,对症下药,推荐特色信用贷款产品——“专精特新”专项贷,量身制定授信合作方案。

  同时,该行加强与总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审批链条短的优势,开通绿色授信通道,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面对资金周转的“拦路虎”,今年3月底,成功为麒麟新增信用贷款400万元。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该笔贷款运用了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年利率低至3.1%。

  像“谭叔叔”一样的家人还有很多。正因如此,“合川分行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是全行最高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普惠金融供给需要与需求更“融合”,让金融服务更“智慧”、金融保障更“实惠”、资源配置更“畅通”。面向未来,将进一步结合重庆实际,凝聚地区金融合力,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朱俊洁)

编辑:朱俊洁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