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清溪地貌。
平茶地坝,沃壤连塍,乡村振兴产业带连绵起伏;亭台院落,亲友围坐,乡风增善美美与共……近年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街道积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解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振兴密码”。
清溪场街道夯实3万亩粮油、2万亩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底,立足资源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优质林果、高品花卉,促进1万亩果蔬基地增量,新建500亩蔬菜保供基地,助推龙凤花海科普大棚为主导的花卉产业发展,蔬菜、花卉向中心城区保供能力得以进一步强化,形成“盖上银花戴帽、平坝粮油成行、田间花果飘香”的“321”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街道依托村(社区)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及休闲农业,东林社区万顷油菜映日黄,芒洞村羊肚菌产业风生水起,下衙村稻鱼稻虾综合种养……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由点及面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截至目前,街道有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11万元,24个村社经营性收入均实现10万元以上。
走进巨丰村,河面似镜倒映天空,稻田翻耕引白鹭栖息,田连阡陌如诗如画......作为清溪场街道人居环境改造试点之一,巨丰村通过“改厕所”“清垃圾”“治污水”与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美丽庭院、建设美丽田园三大行动,厚植生态底色、提升乡村成色。同时,巨丰村还建立“三定三勤三看”体系机制,推动形成阵地资源共享、急难愁事共帮、文明新风共育的生动局面。
今年以来,清溪场街道构建起“强化1个引领、搭建1个平台、发挥3个作用、实现4个融合”的“1134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在培育乡风文明方面,街道全面推行“清单制”“积分制”,设置“和善村民”“和美家庭”等六个维度行为准则,制定“红黑”计分标准。目前,区域内建成积分超市19个,累计完成兑换1600余人次。
除移风易俗以外,余家傩戏、秀山花灯、秀山民歌、龙凤花烛也在清溪场街道蓬勃开展。一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和美乡村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张为 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