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叶锦:二十六载初心不改 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4 12/30 16:30:39
来源: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叶锦:二十六载初心不改 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字体:

  “当医生是我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梦想,在工作的26年里,见证了泌尿外科事业的日新月异,也看到越来越多患者治愈后的笑容。”回忆起从医的过往,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泌尿肾病中心副主任叶锦说道。

  青春明志,从医之路水到渠成

  1993年,18岁的叶锦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高考志愿填报。没有丝毫犹豫,他写下了“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对此他说道:“这件事仿佛就是早已注定,走上医生的职业生涯更像是‘水到渠成’”。

  叶锦自小在医院家属院长大,母亲从事医疗工作,在环境的浸润下,耳濡目染,他对医生职业油然而生的向往。

  在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后,叶锦顺利成为了一名泌尿外科医生,长期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现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工作。 2023年9月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泌尿肾病中心,身着一袭白衣,在救死扶伤的赛道上继续奔跑。

  “将自己的兴趣变成了坚守一生的职业,这是何其幸运!”叶锦表示,只有用心用情,全心投入,把患者当家人,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就一定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获得满意疗效。

  心中装着患者,便仿佛有着一团火,总有散发不完的光和热。26年的历练,叶锦已成了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身的“多面手”,胸怀医者仁心,一路“医”无反顾。

开展手术。

  精益求精,诠释医者仁心真谛

  放下各种开放手术器械,拿起先进精细的腔镜设备,从开膛剖肚到微创腔镜手术……叶锦的职业生涯见证着泌尿外科的发展。

  家住江北区的郑阿姨,过去半年反复出现间歇全程无痛肉眼血尿现象。起初,她和家人以为这是常见的尿路感染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始终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郑阿姨出现乏力和消瘦等症状,引起了家人重视,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膀胱癌。

  “患者肿瘤体积大、恶性程度高、基础性疾病多,手术难度不小,而且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叶锦说,在和团队充分讨论研究后,为郑阿姨进行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切除了病变膀胱,同时用自体回肠再造了新的膀胱。

  像这样的微创腔镜手术只是叶锦主持开展泌尿新技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通过不断进修学习,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带领团队先后完成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

  “医学的首要原则是不伤害,微创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小对病人手术时的身体伤害,”叶锦表示,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医护人员必须精益求精,用仁心仁术把最好的治疗技术、最佳工作状态献给患者。

  科室发展,初心不变薪火相传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回望泌尿肾病中心的发展历程,叶锦认为,唯有构筑起一支专业精湛、协同高效的医疗团队,方能拓宽服务之广度,深化救治之深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诊疗服务。

  年均手术完成量400余台次,参加院内外会诊100余次,主持参加急、危、重、疑难病例讨论50余次……作为科室副主任、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叶锦在开展一线诊疗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每一个初入职的医生都希望得到更多动手的机会。技术不是看会的,而是练会的。”叶锦说,看到这些青年医生,就会想到年轻时的自己,通过传授技术,希望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带动科室更好发展。

  “无论是什么身份,都是希望把患者治好、服务好,让老百姓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叶锦表示,医生成长的必然之路就是吃苦耐劳,接下来,将继续夯实结石微创治疗技术基础,大力推动以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拓展服务范围,打造科室品牌,同时加强行业合作,力争将科室建设成为区级重点专科和泌尿系肿瘤防治中心,成为市级重点临床专科。(苟依哲)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