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4岁的小林(化名)在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验配了角膜塑形镜,希望通过夜间佩戴矫正近视。
当其第一次在家摘镜时,右眼镜片却像“粘”在眼睛上一样,无论怎么尝试都取不下来。为此,小林的家长寻求了医生的帮助,经过专业指导,顺利取出镜片。
导致取出镜片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镜片卡住取不下来的情况?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斜视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李中明解释,角膜塑形镜通过物理作用暂时改变角膜形态以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镜片难以取出。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操作不熟练:新手容易因紧张导致手抖,吸棒未能对准镜片周边(少数品牌是取镜片中央,具体情况需要询问主治医师)。
镜片偏位:夜间睡觉时揉眼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镜片偏离角膜中央,吸附力增强。
眼睛干燥:泪液分泌不足时,镜片与角膜贴合过紧,增加摘取难度。
错误使用吸棒:垂直硬拉或吸棒未完全贴合镜片边缘,反而会让镜片吸附更紧。
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若镜片难以取出,李中明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尝试取镜。
滴润滑液:使用医院购买的无防腐剂人工泪液,起床立刻充分湿润眼睛,减少镜片与角膜的粘连情况。
保持冷静:滴入润眼液后先闭眼休息2分钟,避免揉眼或强行操作加重不适。
调整摘镜手法:首先照镜确定镜片位置,然后滴入润眼液闭眼休息2分钟,再用下眼睑轻推镜片边缘确定活动,其后轻轻拉开下眼睑,确认镜片位置。吸棒倾斜45度轻触镜片下方中周边,轻微翘起让空气进入镜片下方,减少其内压,然后缓慢施力取出,切忌生拉硬拽和用指甲抠取镜片,以及勿用自来水冲洗镜片。
科学摘戴角膜塑形镜的注意事项
佩戴前准备
佩戴前需修剪指甲,用抗菌无香精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并检查镜片是否干净、无裂痕。
摘镜最佳时机
建议起床后1小时内摘镜,此时泪液分泌较充分,镜片活动度较好;夜间佩戴时长不宜超过10小时。
工具规范使用
吸棒需每3月更换,使用前后用护理液揉搓后生理盐水冲洗;摘戴时需配合专用润滑液,不可用普通眼药水替代。
异常情况识别
若出现持续眼红、刺痛、视力模糊或镜片边缘破损,应立即停戴并联系医院复查。
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以及前期角膜地形图定位和泪液功能评估,帮助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李中明提醒:角膜塑形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其验配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