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以技术创新与人才建设作为核心发展动力,不断突破诊疗瓶颈、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搭建生命守护的桥梁。目前,科室常规开展冠状动脉旋磨术、下肢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经皮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等技术,以精准医疗诠释学科实力。
精准施治,破解血管病变难题
“有大半年了,走一会儿路就左小腿疼痛。”家住石柱的马老师因“间歇性跛行半年”来到重医药高专附一院心内科就诊,下肢动脉CTA显示左侧股浅动脉闭塞,多支血管重度狭窄。综合患者情况,心内科团队为其实施左股浅动脉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通过精准植入两枚支架,成功打通闭塞血管,体现了科室在泛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精细化水平。
日前,一名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尿毒症紧急送至重医药高专附一院。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多支血管严重钙化狭窄,左主干末端及前降支开口重度狭窄(狭窄99%)并严重环形钙化。针对其复杂病情,科室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尹扬光的带领下,运用冠状动脉旋磨术,以金刚钻头磨除钙化斑块,为支架植入创造条件。
据悉,透析合并钙化病变是冠脉介入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往往伴随着冠脉支架无法通过、支架无法膨胀或膨胀不全等问题,需成熟的团队协作与精准评估。该手术的常规开展标志着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冠脉介入领域的重度钙化病变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将为更多的心血管病疑难病例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人才筑基,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人才是医疗技术创新的根本。近年来,重医药高专附一院始终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强化人才引培留育,推动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心内科就是代表科室之一。
2017年,重医药高专附一院引进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尹扬光。作为学科带头人,尹扬光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工作10余年(军编),在心血管疾病疾病介入诊疗、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他的带领下,心血管团队相继开展了冠状动脉旋磨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撑下的复杂高危冠脉病变PCI、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等30余项心血管疾病介入新技术,每年完成介入手术3000余例,从介入手术开展4年来成功抢救数百名心肌梗死患者,让众多患者实现了家门口救治。
高难度手术的常态化开展,是重医药高专附一院科室人才梯队实力的直接体现。目前,作为重庆市首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重医药高专附一院心内科拥有一支较为完善的人才队伍,现有医务人员60余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5名,汇聚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并特聘重医附一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等专家助力。学科分设冠心病介入、电生理、泛血管等五大亚专业组,形成覆盖心血管疾病全链条的诊疗体系。
尹扬光表示,从复杂冠脉病变的精准旋磨到外周血管闭塞的微创开通,从危重心梗的紧急救治到慢性心衰的全程管理,心内科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能力不断升级。接下来,科室将继续推进高血压介入、肾动脉消融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等新技术,以更完善的诊疗体系、更精湛的医疗技术,守护群众健康。(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