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南岸区文峰小学充分利用南山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村居阅读”项目为着力点,深度挖掘和激活区域文化基因,逐渐成为南岸区文化建设的教育高地。该校通过系统推进文化阅读工程,将教育使命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读兴乡”的特色发展道路,学校先后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重庆市书香校园”“重庆市优秀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多项荣誉。
学校学生与重庆第二师范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举办茶马古道故事会。
非遗进校,解码文化密码。
深耕乡土文化,构建全方位阅读体系
文峰小学以“阅读南山”为核心,积极构建多维度阅读场景,推动城乡阅读联动。学校借助黄桷古道、抗战遗址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发沉浸式文化课程,让这些历史遗迹成为“行走的课堂”。学生们在踏访古径、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家国情怀。
学生们探寻古道文化。
同时,学校与社区合作设立“耕读文化站”,将阅读服务延伸到乡村基层。通过举办茶马古道故事会、乡土文化讲堂等活动,唤醒村民的文化记忆,营造出 “校社共读、城乡共融”的良好文化生态。
耕读文化站里孩子与家长共读。
校社共读活动。
活化历史遗产,创新阅读课程形式
文峰小学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南山千年的历史文脉融入教育实践。学校打造的“阅读南山”特色课程体系,把古道碑刻、抗战故事等文化符号串联起来,使其成为“可触摸的历史教科书”。
“阅”南山,带领学生了解抗战文化。
教师团队精心研发情境化教学模块,带领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读文化内涵,让原本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变为动态的育人资源,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
行走的课堂——在王朴烈士故居举行入队仪式。
培育志愿力量,完善长效服务机制
文峰小学构建了“专业引领+全民参与”的阅读服务体系,组建了由教师、学生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志愿队伍。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文化领读计划”,通过邻里读书会、家庭阅读工作坊等形式,传播文化知识,培育基层文化传播力量。
乡土文化讲堂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带领亲邻诵读经典。
此外,学校还与文旅部门合作建立“文化导师库”,邀请非遗传承人、地方史学者担任阅读指导,形成“专家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的良好效应,确保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文峰小学校长周朋表示:“教育应成为点亮区域文化的精神灯塔。”未来,文峰小学将持续深化“村居阅读”品牌建设,通过搭建城乡文化共享平台等措施,让书香弥漫乡村,以教育为支撑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