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有”实践破局职教全球化-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4/26 18:04:01
来源: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有”实践破局职教全球化

字体:

  “设备与企业场景完全一致,我们还没毕业就被海信预订了!”泰国学生李盈希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泰海信产业学院的实验室里完成实操考核后,难掩激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留学生在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中泰海信产业学院的成立,背后是重庆工程职院“职教出海”的系统布局。面对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提出“战略牵引有组织出海、教随产出有匹配出海、师资赋能有内涵出海、标准引领有质量出海”的“四有”理念,构建跨区域协同网络。

  战略牵引有组织出海

  2024年5月,重庆工程职院与泰国职业院校、比亚迪等中资车企共建的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正式落地。通过“订单班+技术培训”双轨模式,学院精准对接泰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截至2025年已培养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30名,开展技能培训1200人次。

  为进一步扩大协同效应,重庆工程职院牵头成立中泰职教联盟、中乌职教联盟,以构建矩阵化出海网络、打造辐射海外的职教合作平台、联合“3+N+N+N”优势专业群组团出海三大战略行动为抓手,联合生产企业,共建一体化教学资源30余个,形成跨区域协同网络。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坦桑尼亚留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建筑构造课。

  教随产出有匹配出海

  在“教随产出”的理念下,重庆工程职院将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线,让人才培养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学校联合比亚迪、海信等企业开展订单班留学生培养,创新“三融三协三阶”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师资、文化、技能“三融”。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大龙和思韦丽的成长故事便是典型案例。在中兴通讯信息学院的“2+1”分段培养中,他们前两年在校学习5G通信技术,第三年直接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华为分公司的基站建设项目组实习。大龙回忆:“我们在施工现场调试设备时,中国工程师和专业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处理信号干扰问题,这种实战经验比课本更直观!”毕业后,两人凭借扎实技能顺利入职华为,成为中亚地区5G网络建设的骨干力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坦桑尼亚鲁班工坊学员学习沙石分离器的使用方法。

 师资赋能有内涵出海

  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来自重庆工程职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赖玲,再次选择延期一年回国。让她作出这样决定的,是重庆工程职院对教师国际化的制度支持和鼓励。

  为鼓励教师提升国际化水平,学校制定了国际化相关专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将教师国际化教学资源开发、参与国际项目、国际比赛等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鼓励教师“出海”执教。

  校企共建中外融合师资团队,通过国际中文资格证书、德国IHK证书等培训,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等培养项目,外引内培组建“职业汉语+职业技能”师资团队、“中文文化+国情教育”师资团队、“企业导师+外籍教师”师资团队,形成“三维一体”中外融合师资团队。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留学生学习中国书法。

  标准引领有质量出海

  “职教出海”如何行稳致远?在重庆工程职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周桐看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出去”的关键在于标准引领,从而加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互鉴互融互通。

  依托鲁班工坊、教育部援外等项目,学校与德国莱茵、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合作,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文+职业技能”全英课程55门,国际化专业和课程标准144项,其中14项土木工程标准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教体系,输出至越南、老挝等20个国家100余所合作院校使用。

【纠错】 【责任编辑: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