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视患者来说,激光手术(如全飞秒、半飞秒等)是一种常见的矫正方式。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类手术,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或先天角膜较薄的人群,由于激光手术需要切削部分角膜组织,若角膜过薄或近视度数过高,术后可能出现角膜稳定性下降、屈光回退、扩张甚至圆锥角膜的风险。那这类人群就完全不适合激光手术了吗?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屈光科副主任文燕表示,针对这类患者,角膜胶原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CXL)在常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提供了一种增强角膜强度、提高安全性的辅助手段。
角膜的构造:为什么角膜厚度很重要?
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组织,由5层结构组成:
上皮层:最外层,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前弹力层(Bowman膜):较薄,无再生能力。
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胶原纤维构成,决定角膜的强度和形状。
后弹力层(Descemet膜):弹性较强。
内皮层:负责维持角膜透明性。
在激光近视手术中,激光主要作用于基质层,通过切削部分角膜组织改变其曲率,从而矫正近视度数。但如果角膜过薄(通常低于480微米),术后可能出现角膜扩张风险(变薄、变形),甚至发展成圆锥角膜(角膜中央变薄、前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风险。因此,角膜厚度是激光手术中衡量能否手术的重要指标,而角膜胶原交联术能在不依赖切削角膜的情况下,增强角膜的力学稳定性,为高风险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角膜胶原交联术适用人群
圆锥角膜患者是角膜交联术主要的受益群体之一。对于早期或进展期的圆锥角膜患者,这项技术能够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避免角膜进一步变薄和变形。特别是青少年圆锥角膜患者,由于这个年龄段病情进展往往较快,及时进行角膜交联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降低未来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的可能性。
角膜扩张症患者同样适合接受这项治疗,能够增强角膜稳定性,防止角膜进一步扩张恶化。
角膜薄化疾病患者通过交联治疗可以增强角膜强度,降低角膜穿孔的风险。此外,某些特殊类型的角膜营养不良(如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引发的角膜变薄问题,也可以通过交联术来延缓病情进展。
对于高风险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一类是角膜厚度接近安全临界值但仍希望进行屈光手术的患者,另一类是高度近视或散光患者。通过在屈光手术前或同时进行交联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角膜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发生角膜扩张的风险。
文燕提醒,如果您属于高风险人群并考虑近视矫正手术,建议咨询专业眼科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角膜交联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