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相知多少】劳动者的化学防护指南:看懂SDS,远离职业危害-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4/30 15:29:55
来源: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真相知多少】劳动者的化学防护指南:看懂SDS,远离职业危害

字体:

  在化工、制造、实验室等工作环境中,劳动者常需接触各类化学品。安全数据表(SDS)作为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是劳动者自我防护的关键依据。本期“健康真相知多少”邀请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卫生学评价科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谢勇为大家科普SDS及其应用,有效预防职业危害。

 SDS是什么?

  SDS(安全数据表)是化学品的标准化安全信息文档,由生产商编写,包含16项固定章节,涵盖成分、危害分类、急救措施、储存要求等关键内容。

  SDS对劳动者的核心防护作用

  1.SDS通过明确分类(如易燃、腐蚀性、致癌性)和毒理学数据,帮助劳动者了解化学品的潜在风险,全面揭示化学品的物理、健康与环境危害。

  2.SDS详细列出化学品的操作规范与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选择标准,避免操作中的意外反应。

  3.SDS包含化学品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为紧急情况提供科学应对依据。

  4.通过SDS中的健康危害信息助力劳动者参与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

  劳动者应用SDS的实践步骤

  1.上岗前重点研读SDS中危害标识、急救措施、操作处置、暴露控制等关键章节。

  2.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SDS专项培训,掌握化学品的具体危害和防护要求。

  3.对照SDS检查工作场所防护设备、通风系统和应急设施。

  4.对新引入化学品及时索取更新版SDS,确保信息与当前使用的产品一致。

  谢勇表示,SDS是劳动者抵御化学危害的第一道防线。通过主动学习SDS内容,劳动者能够:预判风险,避免盲目操作;落实防护,减少直接暴露;科学应急,降低事故伤害。

  专家简介:

  谢勇,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卫生学评价科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重庆市职业健康专家库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工程防护专家,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职业健康专业),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健康服务平台职业健康专家。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