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能源:从传统电力受端向“西电东送”枢纽转变-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5/05 11:05:03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能源:从传统电力受端向“西电东送”枢纽转变

字体:

  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双槐电厂)正在有序运转发电。(摄于四月十八日)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日前,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了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

  重庆是国家能源集团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双方在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能源保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加大在渝投资和项目布局力度,加快推动议定事项落地落实。

  记者注意到,就在几天前,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重庆在推动能源产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以此次会面为新起点,国家能源集团如何助力重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重庆能源产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下一步,重庆能源供应如何开创新局面?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国家能源集团在渝投资加码

  事实上,国家能源集团与重庆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已长达23年。

  早在2003年,中国国电集团就在重庆投资建设万盛电厂。

  作为重庆主力发电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在重庆已经建成万州电厂、重庆电厂、恒泰电厂等大型燃煤电厂项目,在渝电力装机容量457万千瓦。

  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介绍,下一步,双方将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重大电力项目建设、提升重庆煤炭供应能力等方面深化合作。

  其一,将在渝东北、渝东南等风光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加快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及储能项目,打造新能源维保运营实训基地;

  其二,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在能源行业“产—供—储—销—用”全产业链优势,研究液态阳光、绿电制氢等新技术工业示范项目;

  其三,将加快推进万州煤电二期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开工、2027年建成投运;

  其四,将充分发挥集团煤炭产能、自营铁路及港口资源优势,提高重庆市场煤炭供给规模和长协煤比例,并积极论证在渝储煤项目。

  “三招”强化电力保障基础

  据了解,重庆长期面临“贫煤、少水、有气、无油”的局面,风、光资源有限,是西南地区唯一能源净输入省市,对外依存度接近70%,预计到2035年,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上升。

  “十四五”以来,重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打出“三招”强化电力保障基础。

  第一招是实施“外引内增”,构建多元电力供应保障格局。

  在“外引”方面,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在2024年底建成投运,“疆电入渝”计划今年12月整体投产,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川北—涪陵—铜梁)、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增补纳入国家规划正开展可行性研究,藏电入渝、西北沙戈荒电入渝、川渝特高压交流南环网(川南—江津—涪陵)、渝陕直流背靠背工程正在抓紧开展前期论证。

  在“内增”方面,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煤电项目,加快推进合川双槐三期煤电、万州二期煤电项目,进一步强化市内主力电源。建成西南首个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奉节菜籽坝、云阳建全等抽水蓄能电站,大幅提升全市电力调峰能力。

  此外,近5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正顺利实施,建成永川港桥燃机热电联产项目、两江燃机二期首台机组,江津燃机等项目计划今年投产,潼南燃机、渝北燃机计划在明年投产。

  第二招是推进“能源转型”,清洁低碳消费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推动新能源装机规模从164万千瓦提升至596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220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第三招是深化“电力合作”,基本形成互济保障格局。

  近年来,重庆会同四川深化川渝特高压交流环网论证,与新疆共同推动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会同西藏、贵州、陕西提前谋划“藏电入渝”输电通道及渝黔、渝陕直流背靠背工程,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

  深化合作破解能源困局

  不过,客观来看,未来重庆电力保障依然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内可开发资源有限,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二是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度夏电力保供压力不小;三是统筹兼顾绿色安全发展,综合成本上涨压力较大。

  面对以上难题,强化与电力央企的合作,成为重庆纾解能源困境的有效路径。

  事实上,除了国家能源集团,近三年,重庆还分别与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华润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管网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王祖勋表示,未来,重庆将进一步强化与央企的能源合作,持续强化电力保障基础。

  比如,重庆将着力从传统电力受端向“西电东送”能源配置枢纽转变。按计划建成投产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川北—涪陵—铜梁),积极争取藏电入渝、西北沙戈荒电入渝、川渝特高压交流南环网(川南—江津—涪陵)、渝陕背靠背直流工程增补纳入国家规划。

  夯实市内能源供应基础,也是重要一环。重庆将力争2025年建成两江燃机二期等47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2027年建成合川双槐煤电三期、万州电厂二期项目,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装机规模分别达到360万千瓦、900万千瓦。

  与此同时,重庆还将加速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乌江白马、嘉陵江利泽、涪江双江等航电枢纽建设,持续挖掘市内中小流域水电潜力;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全力推进风光等新能源开发,力争2025年、2030年分别新增新能源装机200万千瓦、500万千瓦。

  此外,重庆还将建强市内电网,优化布局网架结构,依托川渝特高压交流、哈密至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加快推进市内“双环两射”500千伏目标主网架建设,提升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向主城负荷中心输电通道送电能力。

  特别是,重庆还瞄准新型智慧电力系统,加速提升电力终端互动能力。比如,重庆将鼓励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和用户侧储能;开展基于车联网的新型智慧电网建设,支持电动汽车、家用储能、智能家居等多元化负荷广泛接入;以“虚拟电厂”建设为切入点,推动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