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于铜梁高新区的重庆益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安汽车)年产300万件新能源汽车铸造制动盘和年产100万件高性能陶瓷制动盘生产项目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总产值将达到2.5亿元。
鲜为人知的是,益安汽车原本计划落户铜梁区太平镇,可太平镇党委、政府却主动将企业“送”到了铜梁高新区。这是为何?
故事要从重庆同益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益机械)落户太平镇说起。同益机械是一家从事通用设备制造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刹车盘、刹车轮毂等。“同益机械是太平镇较早引入的企业之一,2013年产值就过亿元。”太平镇党委书记解朝旭介绍,同益机械不仅是当地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兴起,同益机械也搭上了“东风”,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
凭借过硬的生产技术和良好的品质,同益机械拿到了赛力斯、比亚迪、长安等知名车企的订单,成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能为主机厂直接配套生产制动盘的企业之一。
可去年年初,某车企的一次现场走访,却给同益机械负责人张从学泼了一盆冷水,“当时该企业推出了一款新品,并计划与我们进行长期合作。结果因为我们的生产线不符合对方要求,上亿元的订单就这么没了。”
痛定思痛,张从学立即决定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添加智能化生产设备,同时建设涂装车间,“此前刹车盘的涂装工艺都是外包,每年光这笔开支就超过千万元。”
技术改造、新增设备、新建涂装车间,都需要新增场地,但当时的同益机械厂已无处可扩。
不久后,解朝旭在走访同益机械时得知了企业面临的难题,他立即与太平镇相关部门会商,在太平镇寻找合适的地块。可找了一大圈,他们却发现太平镇已经没有多余的工业用地了。
无奈之下,张从学开始在周边区域寻址建厂,“但又存在增加物流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等问题,短期内也不好解决。”
为留住企业,解朝旭带着太平镇相关工作人员,在铜梁高新区找到了50亩闲置地块,能够满足同益机械新厂建设要求。
找到了合适的地块,镇里却有反对的声音:“同益机械是镇里的招商成果,发展壮大了反而便宜了别人。”“同益机械搬到高新区,镇里的税收就会受影响了。”“如果老员工不愿意跟到高新区去,怎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我们要懂企业,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面对争议,解朝旭耐心解释,“企业留在太平镇发展受限,不仅会错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会,甚至还会丧失原来的竞争优势。”
场地有了,同益机械的新厂建设又面临新的难题:该地块原业主和施工方存在纠纷,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本着负责到底的态度,太平镇党委、政府又主动参与多方协商,最终成功解决矛盾纠纷、盘活地块转让给同益机械。
不久前,由同益机械投资2.1亿元新建的益安汽车1.8万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建成投用。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新厂建成投产,位于太平镇的老厂区却依旧在生产。
“企业扩能增产,离不开太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努力,是当地党委、政府懂企业最好的体现。”张从学说,有感于此,企业决定将年产值约8000万元的铸造车间和近百人的员工队伍留在太平镇,继续助力太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太平镇党委、政府正积极招商引资,帮助我们将部分闲置厂房租赁出去,实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