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人才”方晏红:深耕医疗质量 守护区域百姓健康-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09 12:33:14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

“头雁人才”方晏红:深耕医疗质量 守护区域百姓健康

字体:

  星期一到外科楼查房,星期二上午到门诊坐诊、下午为患者做玻璃体切除手术……在2025年“五一”假期前夕,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方晏红就这样开启了充实的一周。

  “坐门诊既可以继续精进医疗技术,也可以收集他们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作为分管医疗业务工作的领导,尽管医院日常管理已经占用了他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方晏红始终坚持到门诊坐诊,直接服务患者群众,用行动诠释“头雁”的使命和担当。

  筑牢质量防线,守护医疗安全

“临床三级医师查房”。

  “从患者问询及病历查看等情况来看,过程都比较规范,但在一些细节上还需要再强化……”每个周四,方晏红都会带着病历夹、质控表“扎进”病房,查病历记录、医嘱执行、查治疗衔接、查患者康复进度、上级医生带教规范等。这种由分管领导和医务部组织专家深入各临床科室开展的“临床三级医师查房”推行以来,收集全院各科室诊疗过程中实际问题,共修订诊疗规范十余项,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率提升,医疗质量得到提升。

工作会议。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方晏红始终秉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推行“显微镜式”精细化管理,为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他牵头完善了《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12项核心制度,实现从风险规范到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聚焦医疗质量提升,他牵头开展多项质量管理举措,目前,医院临床药师驻科服务全覆盖,康复技术入驻科室、多学科协助诊疗等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行,推动医院医护人员诊疗水平不断提升、高难度手术能力增强。

  提升“质量”温度,就医更便捷高效

  在眼科诊室,近视患者王女士刚完成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不出江津就能做近视眼手术,真实省时又省心。”她说道。

眼科诊室。

  作为医院近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全飞秒手术自开展以来已帮助数百名患者告别眼镜,技术水平达市内先进,配套引进的德国蔡司全飞秒设备,让区域百姓无需再到中心城区就可以享受高质量诊疗服务。

  “医疗质量涉及患者就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要看上病、看好病,还要更安全、更便利、更高效。”方晏红认为,医疗质量不仅要看得见、摸得着,还要有温度。为此,他始终坚持患者需求导向,将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作为改善就医体验的“双引擎”,把患者实际需求作为新技术准入的“门槛”,通过强化新技术管理、优化激励政策、开展新技术考评等举措,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向群众需求靠拢。2023年至今,医院已累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0余项。

  “医疗质量管理永远在路上。”方晏红表示,他将以“头雁”担当持续深耕医疗质量提升和优化服务流程,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江津及周边群众筑牢健康防线。(蒋永劲)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