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从指尖到心间 “南丁格尔”守护生命之门-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5/12 08:33:40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凡人微光|从指尖到心间 “南丁格尔”守护生命之门

字体:

  护士,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看得见的时候,她们嘘寒问暖,病情的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记录在密密麻麻的护理记录里;看不见的时候,她们要清点耗材,和药房核对药品,白天黑夜,身影匆匆。

  甘秀妮是她们中的一员,从事护理工作已有43年。

  1982年,甘秀妮走出校园,正式开启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生涯,当护理部主任询问她的意向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最辛苦忙碌的急诊科,一干就是15年;

  2023年5月12日,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名单公布,甘秀妮位列其中,这是时隔6年之后,重庆护理界再次荣膺此项国际荣誉;

  2025年,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名单,在重庆市17名获奖人中,甘秀妮是唯一一位来自护理领域的获奖者。

  从小镇里立誓治病救人的小女孩,到如今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甘秀妮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正如那句名言“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01

  萌芽 一个小镇女孩的护理梦

  1964年5月,甘秀妮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

  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甘秀妮身边常有亲邻因得不到妥善治疗护理而失去生命。“所以我就想要学护理,希望待我学成之后能为这些患者带来一些改变,哪怕是很小的改变。”

  1979年,甘秀妮以中考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报考了重庆医学院护士学校(现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并在毕业后,选择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最辛苦忙碌的急诊科,一干就是15年。

  忙碌是护士的常态。急诊科里,护士化身“六边形战士”,承担多个角色和工作任务,一位护士有时需要照顾多名患者。

  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刚参加工作3年的甘秀妮就作为急救队的一员赶赴重庆大溪沟爆炸事故现场,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参与救援,转运了30多位患者到医院。

  “我不怕辛苦,但害怕听到病人家属撕心裂肺的呼救,毕竟抢救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甘秀妮头发短短的,看起来有点雷厉风行,笑起来却又极具亲和力,让患者放下心防。

  15年的急诊科经历让甘秀妮迅速成长,救死扶伤成为了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2003年非典,她冲在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第一批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2020年新冠疫情,她先后4次“逆行”,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02

  成长 首创“三全”护理理念

  结束急诊科的工作后,手术室、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临床一线科室都留下了甘秀妮工作的痕迹。

  工作越久,接触的患者越多,甘秀妮就越能体会病人的感受。

  2010 年,甘秀妮接手重医附二院护理部的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的护理经验,让她开始思考,能为在院的患者带来什么,改变什么。

  随后,她在这一年首次提出了“全人、全程、全心”的“三全”护理理念。

  甘秀妮没有想到,当年还是一粒种子的想法,如今已成长为根繁叶茂的大树。

  如今,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大楼,门诊大厅内“三全陪诊星服务”“需要帮助请找我”等字样格外引人注目。身披“三全陪诊服务”红绶带的志愿者穿梭于各挂号窗口、检查科室与候诊区,热心地为一些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患者提供服务。

  这群由该院护士和学生等组成的义务陪诊志愿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有2000余名。

  “她敬业、耐心、细心的服务让我们很感动,非常感谢!”“我们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到你们医院来看病?就是因为你们态度好、工作负责。”9000余封写给志愿陪诊服务队的感谢信里,是对甘秀妮的肯定,也照亮了无数护理人员的前行之路。

  “我知道,不少学生也在做这项志愿服务工作,我希望他们在帮助患者中感受和理解对方的不容易,这样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十余年来,甘秀妮不断丰富“三全”护理品牌内涵,先后引入个案管理、叙事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等,帮助护士提高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03

  勋章 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获得者

  2023年9月5日,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7名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甘秀妮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时隔6年之后,重庆再有护士荣获该奖项。

  说起此次荣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甘秀妮坦言:“是鞭策和激励,也是责任和使命。”

  获奖后,甘秀妮继续将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护理工作中。

  作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重医附二院分队的队长,她曾和队员轮流为家庭情况特殊的脑瘫患者小花提供上门的护理服务,进行居家康复指导,不仅帮助小花进行步态、言语、饮食训练等,还帮助小花母亲掌握了居家康复训练和照护方法。

  “我们还给小花家里卫生间及过道安置了防滑垫、无障碍扶手,家具也安装了防撞条。每次我说小花,甘阿姨来看你了,她都会给我反应。”甘秀妮的眼里满是骄傲。

  正是因为甘秀妮对护理工作无限的热情和对患者的责任感与爱心,许多患者才在迷茫无助的时刻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近两年,甘秀妮带领护理团队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人文关怀提升行动。“主要是落实‘321’护理服务行动,‘3’是指主动巡视、主动观察、主动询问;‘2’是指耐心倾听、耐心解释;‘1’则指热情帮助。”甘秀妮说,希望护理有“温度”,她鼓励创新探索适合专科患者需要的人文护理举措,满足不同专科患者的需要。

  在她的带领下,眼科住院病房内贴上了蓄光贴提升患者夜间安全感;口腔科给患者戴上了墨镜,降低光刺激;关节外科打造“七大关怀时刻”,让患者从入院,到术前术后,直至出院,都能体验到全流程的“温暖”……

  “我爱我的护理工作,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甘秀妮说,让护士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患者遇见最好的护士,是她究其一生的使命。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