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自治激活“造血”功能——重庆“老厂家属院”社会化治理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5/14 14:01:56
来源:新华网

基层自治激活“造血”功能——重庆“老厂家属院”社会化治理观察

字体:
江津区鼎山街道长风家属区,老旧楼院变成幸福社区。新华网 马天龙 摄

  新华网重庆5月14日电(李元元 韩梦霖)近日,走进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长风家属区,车辆在小区内有序停放,风雨长廊下居民闲坐唠嗑、对弈品茶,文化广场和巷道干净整洁、花草清新,网红餐饮店烟火升腾……褪去斑驳外衣的老小区正焕发出新活力。

  谁曾想到,几年前,长风家属区还是一个路灯坏了没人修、管网堵了没人通、停车乱了没人管,矛盾纠纷不断的老旧小区。

  长风家属区是原三线建设时期的长风机器厂、五九研究所家属区,居住人员多为厂里退休的老年人。鼎山街道长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任家维介绍,2015年,伴随着国企搬迁,家属区移交社区管理,长风家属区也因此经历了从“单位制管理”向“社会化治理”转型的阵痛。

  治理破局:从“零收益”到“十万元”

  “移交之初,社区自身缺乏造血机制,导致基础设施维护等公共服务一直跟不上。”任家维回忆。

  2021年,鼎山街道成为新时代江津基层治理试点街道。为深入研究基层治理问题,街道同步开展“三访三问三提升”活动,派蹲点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走访辖区居民,全面收集各类问题和群众诉求。

  “走访中有300多户居民不约而同提到了停车难问题。”任家维说。当时,大量外来车辆的进入,导致家属区停车秩序越发混乱。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商讨后,认为可以对现有车位进行编号并实行停车收费,不仅能规范停车秩序,还能筹集用于公共服务的经费。

  社区随即召开了一系列网格邻里会、社区评议会,收集居民对于实施停车收费管理的意见,但最初仅有20%的居民同意这一方案。不少居民表示,自己在家属区停了几十年的车从未交过费;还有群众表示,对钱收上来之后怎么管理、用在哪里不放心。

  为了取得居民的理解,网格员、社区党员、居民组长三个人一组,挨家挨户给居民看方案,同时把每户的反馈意见都填写在表上。“我们把停车收入将来规划使用的项目逐条列出,如道闸系统建设、公共路灯电费缴纳、污水管网疏浚等,交由居民确认。”任家维介绍。社区还出台了《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共有公共资金管理制度》《业主管理规约》等规约,明确家属区管理区域内公共收益的管理、使用和分配由业主大会作出决定,每一笔开支未经社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公共收益资金的使用情况需在家属区内进行公示。

  经街道组织召开7次协调研判会,社区网格组织召开12次邻里会,终于取得了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车位停车与收费管理办法也在业主大会上顺利投票通过。

  2022年8月,长风家属区正式启动停车收费管理。截至目前,家属区每年的公共收益从0元增长到10万元。有了“造血”功能,社区长期面临的基础设施难以维护、公摊水电费用无资金等痛点也迎刃而解。

  

如今的长风家属区路面平整干净,环境优美。新华网 马天龙 摄

  角色转换:从“等靠要”到“主动治”

  长风家属区停车管理的治理实践成效,是鼎山街道近年来探索“3+3+2”自治小区治理体系的缩影——让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网格人员共同参与小区各项自治管理事务,依照法定程序公开管理规则、自治过程、财务收支使用情况,社区指导和监督自治管理过程,民主监督员全程监督小区各项管理。

  “以前,家属区相对封闭,公共服务由企业包办,企业搬走后,居民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很难迅速改变。”鼎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谌帅英说。

  在基层治理中,鼎山街道以深化基层民主协商为抓手,对涉及小区居民的各种事项,推动“三事分流”民主协商,实现小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提高自治透明度和满意度。

  “遇到路灯改造、管道维修等问题,网格长就会组织居民代表、热心群众、社区及施工方等在院坝召开网格邻里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自己出主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楼栋居民自我监督完成项目实施。”谌帅英表示。目前,长风社区累计召开网格邻里会451次,居民自主协商解决问题490件。

  家属区居民的思想认识也随之发生转变,从认为公共服务应该由社区包揽,到逐渐认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来管。

  谌帅英表示,“现在,大家都积极关心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体系从‘保姆式’服务逐渐过渡到‘民主式’协商自治,治理运行更加顺畅。”

年轻人在社区开设的潮流餐饮店。新华网发(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社区新生:从“老破旧”到“新网红”

  当基层治理回归居民自治本位,老小区也开始吸引年轻人“回流”,绽放出时代新韵。

  去年,从小在家属区长大的年轻人吴莞莹和老公从重庆主城回到社区,将一间老茶馆改造成了一家餐饮店。装修时,她巧妙融入社区老厂元素,让顾客在享受美食时,领略社区的历史底蕴。下班后,居民们常相约于此,在这个温馨角落品尝美味,畅谈美好生活。

  “区里、街道对老小区进行微更新,在基础设施、文明创建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观,给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吴莞莹说。如今,她的餐饮店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店。

  “居民文明程度、治安管理等有了很大改善,大家的幸福感显著提升,不少之前搬出去的老职工,这两年又陆续搬了回来。”退休老职工李正全说。

  截至目前,鼎山街道已经有3个无物业老小区实现了自我“造血”,江津区也正在全区范围推广“公共收益反哺社区”的创新实践。

  谌帅英说:“当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社区治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内生动力,才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密码。”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