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召开网络媒体人士交流座谈会。
荣昌为部分网络达人颁发2025年“千年荣昌”文旅推荐官聘书。
为充分发挥网络达人带动作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5月15日,荣昌区召开网络媒体人士交流座谈会,围绕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赋能地方经济展开深入探讨。荣昌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本地知名网络达人、自媒体运营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新媒体时代下荣昌区网络生态建设与产业升级新举措。
近年来,荣昌区积极布局新媒体领域,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资源对接等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网络达人。荣昌区委网信办负责人介绍,荣昌区已建立网络达人资源库,涵盖文旅推广、电商带货、非遗传承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荣昌好物”“非遗直播”等主题活动,助力达人成长与地方品牌曝光。公益孵化200余名主播,“荣邮驿站”全年助农公益直播30余场,累计助农销售额破千万。
座谈会上,如何维持内容热度、避免同质化竞争成为焦点。多名网络达人发言:“非遗文化不能只靠‘猎奇’吸引眼球,需挖掘更深层的故事。”多名达人呼吁加强跨领域协作,例如将荣昌陶、折扇等非遗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开发沉浸式体验内容,结合线下探店、互动活动,成功带动外地游客专程来荣打卡。与会者认为,达人经济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内容深耕和场景创新,延长流量价值链。
“五一”小长假期间,荣昌区共接待游客2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03%;荣昌卤鹅更是卖出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这一数据印证了“达人+产业”模式的可行性。为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荣昌区计划建立“政府搭台、达人助力、企业受益”的常态化对接平台,定期举办资源对接会与技能培训。
如何让“网红”变“长红”,荣昌区政府区长万容表示,相比一线城市,荣昌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接待水平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荣昌将通过“提档景区品质、点亮夜间经济、深耕非遗传承、强化产业支撑”四大举措,让荣昌这座西南小城焕发新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