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的康康(化名)最近左眼突然长出了一个小疙瘩,妈妈以为是被“蚊虫”叮咬所致,没太在意。可两周过去了,小疙瘩一点没有消失的迹象。出于担心,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到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经综合眼病科副主任韩登梅详细检查后,确诊康康这个小疙瘩医学名称叫“霰(xian)粒肿”,跟我们日常所了解的“针眼”很相似,常常被人混淆。
霰粒肿还是麦粒肿 区分看这些方面
很多人所说的“针眼”其实是“麦粒肿”,它是一种化脓性细菌感染眼睑睑板腺,皮脂腺(Zeis腺)或汗腺(Moll腺)所致;而霰粒肿又叫睑板腺囊肿,是由于睑板腺管道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腺内引起的一种无菌性慢性肉芽肿。
韩登梅介绍,霰粒肿和麦粒肿虽然症状很类似,但从它们的概念中其实也很好区分:麦粒肿是一种细菌感染,故而伴随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霰粒肿只是一种慢性无菌性肉芽肿,它不具有炎症,所以临床上自然也就不会有红、肿、热、疼的感染表现。
导致这两种疾病的常见原因
大多数麦粒肿主要是由于我们日常用眼卫生、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以及长期使用化妆品、螨虫性睑缘炎、睑板腺反复阻塞,感染葡萄球菌所致。
霰粒肿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者睑缘炎致睑板腺分泌物阻塞,也可能与新陈代谢、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旺盛或者维生素A缺乏等造成腺体上皮组织过度角化,从而使睑板腺分泌管道阻塞所致。
得了麦粒肿或霰粒肿如何处理
韩登梅介绍:“如果刚开始肿块小、没有影响正常用眼,不用特别治疗。可以局部热敷以促进肿块吸收。但若出现感染,比如肿块周围有明显红、肿、按压会疼,可以局部或者全身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注意:感染期切忌热敷)。一般用药1-2周后建议复查,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治疗。”
得了麦粒肿或霰粒肿如何预防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发病早期可采取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清洁脸缘,促进眼睑卫生。
避免按压患处,更不要自行挑破。
尽量避免化眼妆、佩戴隐形眼镜等。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清淡饮食,多吃蔬菜。
韩登梅提醒,麦粒肿、霰粒肿的预防大于治疗,要重视睑板腺功能,做好家庭眼部清洁护理。同时,注意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通过专业检查,确定病因,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