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创新”激活“硬核制造” 从西洽会看重庆以工业设计引领制造转型-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5/23 12:59:39
来源:新华网

“柔性创新”激活“硬核制造” 从西洽会看重庆以工业设计引领制造转型

字体:

第七届西洽会上展示的优秀工业设计创新产品。新华网 发

  新华网重庆5月23日电(韩梦霖)在5月22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重庆市发布了一批优秀设计创新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规上工业企业设计费用占研发投入比重已达60%,“专精特新”企业超80%开展设计创新活动,设计驱动正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引擎。

  “设计+”重塑制造业价值链条

  西洽会上,重庆珞科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深度融合AI大模型、具身智能引擎与智能视觉技术,通过“AI大脑+智慧双眼+柔性机械臂”高效协同,搭配仿生五指灵巧手,可以实现灵活互动抓取。

  类似这样的重庆工业设计产品,在西洽会舞台上还能找到不少。“谭木匠”发布的“承艺东方·非遗系列”,采用大漆和掐丝珐琅非遗技艺,兼具观赏收藏价值、人文价值及实用性,通过工业设计以产品为载体,让更多消费者在生活中近距离接触非遗。

  重庆市一批新晋优秀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也在西洽会上获得了授牌。从航空复合材料设计,到精密零部件创新,从传统木作技艺与现代人体工学的结合,到高效液相色谱仪,这些企业覆盖了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延锋汽车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总经理李俊岩介绍,企业2022年落地重庆后与赛力斯展开了深度合作,实现飞速发展。

  “重庆汽车产业基础雄厚,设计需求旺盛。3年多时间,我们的开发团队规模就达到600多人,设计能力覆盖汽车座舱全领域。”李俊岩说。

  截至目前,重庆已培育设计企业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37家,工业设计大师工作室10个,建成“设计驱动型企业(机构)库—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三级培育体系,工业设计带动规上工业新产品销售额近7000亿元。

  为构建“矩阵型”创新体系,重庆还出台了国内首部工业设计地方性法规,并印发了《重庆市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进行引导。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通过‘设计+科技’‘设计+金融’‘设计+制造’等跨界融合,重塑制造业价值链条,为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韩国设计“国家队”落子两江新区

  不仅如此,重庆工业设计正实现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跨越——以设计“柔性创新”激活产业“硬核制造”,重庆迭代实施软件“满天星”行动计划,培育涌现出一批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围绕设计服务市场需要和个性化消费需求,深入实施设计赋能“爆品”打造行动。

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揭牌。(活动方供图)

  近年来,重庆设计之都的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西洽会上,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正式揭牌,将落户中瑞(重庆两江) 产业园,这是重庆首次与韩国设计组织机构展开深度合作。

  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将依托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国际转化平台,引导双方优秀设计成果进行国际合作转化,积极促进韩国设计机构落地重庆,共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文化·技术”融合生态圈。

  “该平台旨在将韩国优秀设计师、设计成果,与中国的产业项目、技术充分融合共创,结合重庆产业需求,双方可以在消费品、生物医药和服装等产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提升设计赋能产业发展的能力。”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表示。

  下一步,重庆将紧紧抓住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持续引进全球知名设计机构、设计团队,着力培育一批方案设计商、装备成套商、系统集成商,壮大经营主体、强化人才支撑、打造品牌活动、培育载体平台、构建设计生态,奋力推动工业设计实现新跃升。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