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5月24日,重庆市渝中区举行“与爱童行 点亮未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为15名爱心人士、12家爱心企业颁发“与爱童行·梦想使者”荣誉牌。
活动在舞蹈《追梦的翅膀》中拉开帷幕,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共同参与演出儿童手势舞《追光少年》,情景表演《梦想》生动呈现不同孩子的梦想,描绘他们在追梦途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得到的帮助,传递积极的信念。渝中区未保中心发布原创品牌歌曲《最美的色彩》,希望孩子们心里永远充满希望,绽放生命精彩。
当日,渝中区为15名爱心人士、12家爱心企业颁发“与爱童行·梦想使者”荣誉牌,邀请广大、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一起搭建更多平台、整合更多资源、创新更多方式,共同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接力、全民参与”的多元共聚保护体系,推进全域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未来。近年来,渝中区秉承“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积极构建儿童关爱保护“阵地、服务、机制”三位一体模式,年投入900万元精准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资助等,打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15个阵地,创新“春天,我们在等你”“生如夏花、勇敢绽放”等关爱项目,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为形成救助保护合力,渝中区建立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数据共享、个案协商会商等6大机制,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持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有机融合。创新推行“1+N”未保工作站(室)运行模式,将困境儿童临时看护点、儿童服务中心、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资源囊括、兼容,全面升级“未保站”2.0版本。依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打造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综合服务阵地。2025年,渝中区“多措并举救助帮扶困境儿童”经验入选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