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就业大作为 荣昌如何让“饭碗”端得又稳又香?-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7/01 17:57:22
来源:荣昌报

小城就业大作为 荣昌如何让“饭碗”端得又稳又香?

字体:

 卤鹅技能培训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4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区人力社保局凭借就业保障工作表现突出,尤其在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成果斐然,成为全市标杆。

  荣昌2024年的就业保障工作到底有何独到之处?记者从部分稳就业、促创业、惠民生的受惠者故事中寻找答案。

  凝聚就业合力,促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

  41岁的谢敏因照顾家里老小回乡,曾在沿海知名企业工作的她,一度担忧小城难寻专业岗位。出乎意料的是,奥福陶瓷急需的IATF16949体系专员岗位正与她完美匹配。

  “专业性强、待遇满意,我们现场就达成意向!”谢敏的惊喜,源于荣昌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精准施策——以200余名劳务经纪人队伍为媒,动态摸排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将招聘会搬进集市、广场等人流密集地,让“人找工作”变为“工作找人”。

  针对本地常住人口,荣昌也多维搭建充分就业渠道。

  邓方翠成婚后全职带娃,孩子上幼儿园了便想重新工作,却因家庭重担难以找到合适机会。在荣昌联动川渝11个市(区)搭建跨区域招聘平台,以及设立的“零工快招”特色服务专区,她找到了时间灵活、待遇可观的工作,对“照顾家庭和事业增收能两全”喜不自胜。

  精准送岗的场景,在荣昌已成常态。

  2024年,荣昌围绕稳就业、促创业、惠民生实施“惠民强企·五促就业”行动。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482人,就业质量在全市排位靠前;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57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09%;开展“企业引才院校行”活动,带领重点企业到云贵川渝4省(市)9地与19所中高职院校开展招聘对接,与11所学校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引进区外职业院校服务民营企业。同时,与25个区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跨区域招聘协作,组织重点企业赴区外开展现场招聘活动16次,并开展“就业在荣昌,不用去远方”系列活动,全年开展招聘活动171次,提供就业岗位3.8万个(次),帮助企业招工6900余人。

  强化政策扶持,培植就业创业沃土

  近日,中乔(重庆)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景莹,向区人力社保局提出80多万元的社保补贴申请,“投产3年,我们已经获得两次社保补贴共计100多万元,极大帮助企业降本、减压,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企业活力,助力员工顺心工作、企业安心发展。”

  政策普惠的故事,也同样在创业生态圈上演。大学生罗小虎返乡发展智慧农业,创业初期,3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和“渝创渝新”计划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创业联盟导师还全程指导,让他少走了弯路。如今已建成百亩健康生姜智慧快繁育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生姜1000余亩的他感慨,“从资金到导师护航,周全的政策让创业‘一路顺风’!”

  一组统计数据是政策扶持温度的最好印证——

  2024年,荣昌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落实“一对一”就业帮扶,实施“1131”实名服务全覆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脱贫人员1117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5900余万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降费4210万元,惠及9000余个市场主体和9万余名劳动者;

  实施“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支持创业,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4419万元,直接扶持创业198人,带动就业700余人;打造“1+4+N”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阵地,引进11家企业入驻区大学生就创中心,有效带动1000余人就业;打造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扩容创业导师队伍至42人,开展创业活动27场,推荐市级创业大赛项目33个。

  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软环境构建就业“强磁场”

  20岁出头的中专生吴雪,毕业后因文凭限制辗转多地求职。转机出现在去年——荣昌率先出台《高校、中职毕业生等青年留荣来荣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2027年)》,首次将中职毕业生纳入人才政策覆盖范围,以吸引年轻人才留荣、激励企业吸纳各层次人才,这让吴雪看到了希望。

  “没想到中职生也能同高校毕业生一样享受工资之外的多重福利,荣昌的诚意让我扎根。”入职重庆金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后,吴雪把户口从贵州迁至荣昌,决心在此安家立业。今年8月工作满1年,她就能向区人力社保局申领至少6000元的就业补贴。

  创造优良就业环境吸引人才的同时,荣昌还贴心为缺乏技能的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平台。

  54岁的叶兆芬多年照顾患病老人,再入社会发现就业艰难,不料参加免费培训获得母婴护理专项证书后,她成了业内抢手人才,月工资至少8000元。她感激:“要不是免费学得一技傍身,哪能再就业实现养家无忧!”

  去年以来,荣昌职业技能培训惠及3783人次。除此之外,荣昌还创新出台《构建“一家亲”和谐共富劳动关系7项措施》,开展和谐共富劳动关系活动30余项,强化“一金三制”制度落实保障劳动者安“薪”就业,全方位营造“来了就是一家人”就业氛围。

  “今年,我们力争吸引5000名以上青年来荣、留荣发展。”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荣昌将严格落实中央、市、区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要求,深化“惠民强企·五促就业”行动,创新运用政策“组合拳”,构建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建设就业友好型发展先行区,为群众搭建起稳定就业的坚实平台、铺好通向稳定工作与美好生活的道路。(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颜薇 胡湘)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