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练现场。中交二公局供图
重庆市进入主汛期,隧道突发涌水、坍塌怎么办?6月30日,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2025年隧道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在中交二公局重庆鹿角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举行。重庆市区两级住房城乡建委、市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与中交集团、重庆城投集团等救援力量协同作战,围绕隧道涌水和岩层坍塌两个科目进行演练。
鹿角隧道项目是快速路八横线的关键一段,也是重庆东站片区“五纵六横”骨架路网之一,项目西接黄桷坪大桥,向东以隧道形式穿越铜锣山,止于内环鹿角立交,全长5.4公里,主要包括1座特长隧道(鹿角隧道长3.74公里)、2座互通立交(学府立交和鹿角立交)。其中,鹿角隧道最大开挖断面达到469平方米,隧道IV、V级围岩占比高达85%,穿越9处断裂带、14处岩溶区,最长不良地质叠合区达220米,断面形式多达9种,施工挑战大,安全风险高。
当日上午10点,一阵警报声打破隧道内宁静,演练正式开始,应急指挥体系迅速激活。此次演练紧贴项目实际地质风险,设置“隧道涌水”和“隧道坍塌”两个高发、高危科目,完整模拟了险情发生、事件上报与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响应终止等4个阶段。
图为演练现场,应急抢险人员紧急处置隧道涌水。中交二公局供图
在“涌水突袭”场景中,大流量排水车高效作业,保障了项目及周边居民生命安全;在“岩层坍塌”科目里,中交千里眼及智能安全手环平台数据精准显示失联人员,探测机器狗如灵犬般钻入废墟,卡萨C6-T钻机轰鸣高效破障。经过50多分钟的紧张抢险和救援,演练宣告结束。
“此次演练涉及到的信息预警、险情发现、信息报告、先期处置、紧急撤离、抢险救援、指挥权转移、医疗救护8项关键救援流程得到充分展现,是对基层应急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中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演练现场还展示了逃生管道台车、隧道多功能钻机、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隧道施工及应急救援专业设备。在鹿角隧道施工中,中交二公局大力推动机械化施工和智能化管控,采用自动监测机器人、激光图像定位仪、隧道3D断面扫描仪、超前地质预报探测仪器等先进设备,确保施工顺利推进。
据城投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鹿角隧道项目建设进入隧道加速掘进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内环快速路真武山隧道交通拥堵状况,对南岸区和巴南区铜锣山东西两侧区域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承担渝湘复线高速和重庆东站对外交通疏解通道的重要功能。(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