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黄水院区“潮汐式”医疗服务2.0全面启动,还不到8点的上班时间,门诊大厅内已有数十名患者等待挂号就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黄水院区大门外景。(夏冰 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黄水院区专门制作的专家简介桁架。(夏冰 摄)
“今年我们的服务周期从1个月延长到2个月,直到8月31日结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刘北忠介绍,在去年首推“潮汐式”医疗服务获得良好反响的基础上,今年医院联合重医附一院、附二院、附属儿童医院等12所重医系统三甲医院,集结200多名医务工作者组成医疗团队,其中高级职称专家69名,覆盖康复医学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10余个临床科室,为黄水镇避暑游客及常住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刚和就诊患者交流了,他们觉得今年的服务内容增加了,服务时间也延长了,来的专家也很多,感到非常满意,后续医院会根据今年的这个(医疗服务)运行情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口腔门诊。(夏冰 摄)
走进门诊区域,各科室标识清晰醒目,康复医学科不仅开设门诊诊疗,同时还开设30张床位的住院病区,可提供神经康复、骨折术后康复等医疗服务,放射科、超声科、药剂科等辅助科室同步开放,让群众在避暑景区就能享受“家门口”的一站式检查服务。“今年我们还特意增加了针灸、火罐这些深受老年患者欢迎的传统康复治疗项目。”康复医学科护士长陈珂介绍道。
下午5时,96岁的徐爷爷从万州专门转院而来,他家属表示:“之前就来考察过医院,环境好、设备全,病房推开窗都能看见成片的森林,这对老人家的身体康复大有裨益。而且了解到这次是13家重医系统的专家联合坐诊,我们感到非常放心,还可以避暑、康复同时兼顾。”
“有老病号听说我们来(黄水)坐诊,特意跟着从主城过来。”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徐馨说道,这也折射出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
刘北忠表示,这些生动的就诊场景,正是医院创新服务形式,让“医疗资源跟着人群流动”的实践。“潮汐式”医疗服务通过动态调配医疗资源,精准解决避暑人群季节性就医难题,今年新增的住院病区更实现了从门诊诊疗到病区服务的服务闭环。目前,群众可通过医院服务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线上挂号,咨询电话(023)81500898也已24小时开通。
“去年,重医康复医院联合4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黄水首次开启了‘潮汐式’医疗服务,受到群众好评。2025年,学校升级了‘潮汐式’医疗服务活动,12家附属三甲医院齐聚黄水,专家零距离服务群众,充分展现‘医心向党,健康为民’的政治本色。今年的‘潮汐式’医疗服务活动在‘七一’全面启动,是医院党委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党委书记邓科表示,通过汇聚近专家力量,医院正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避暑群众和当地居民的“心坎上”“家门口”,接下来,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具有重医辨识度的康复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