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圆满落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称“三峡博物馆”)参赛团队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多项殊荣,为重庆的文物修复事业赢得了荣誉。
据介绍,本次大赛一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3名选手齐聚泸州,展开激烈角逐。大赛共设置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及考古探掘工6大竞赛项目。各项目均包含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三峡博物馆的选手胡乾娟荣获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三等奖,赵晓宇摘得金属文物修复师三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选手个人技艺的权威认可,更是重庆文物修复水平的实力见证。
记者了解到,在三峡博物馆《妙手匠心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中,西汉的鎏金铜案就是赵晓宇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修复的。赵晓宇说,修一件文物,至少需要半个月,并且需要时刻面对着它,因此,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毅力和爱好,才能坚持下去。
在赵晓宇看来,文博事业意义深远,不仅承载着修复文物的使命,更肩负着知识普及的重任。每一次修复,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残损的器物重归本貌,让大众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赵晓宇修复的文物已经超过两百件。
近年来,三峡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物修复专业团队,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学术交流、师徒传承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文物修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和设备,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文物修复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水平。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身文物修复事业,共同守护人类的文化遗产。(记者 吴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