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伴发热3天,该挂哪个科?”近日,市民张先生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就诊服务”微信服务号点击“智能分诊”,输入症状后,AI分诊系统立即作出分析,并推荐了该院六位医生,包含其介绍、挂号链接等,精准解决了他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的困扰。
张先生的就医新体验,正是该院以全场景智慧医院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构建“数智医疗”生态的缩影。近年来,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运用数字化前沿技术深度赋能诊疗全流程,在构建综合性管理平台体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让数据驱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改善。
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本部。
智慧服务:从“排队半小时”到“手机点一点”
“以前每次来医院复诊,光排队挂号就得半小时,现在在手机上就能预约,还能提前和医生线上沟通。”患有糖尿病的王阿姨对如今的智慧服务表示满意。
原来,王阿姨通过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后,直接到该院互联网医院进行了预问诊,与医生提前进行了病情沟通,开具了需要检查检验的项目清单。复诊当天,她直接扫码签到检查,省去了线下挂号等候的环节。
这得益于该院推出的“诊前24小时内享受互联网医院预问诊免挂号费服务”。通过该服务,患者就诊时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初步诊断,原本可能需要半天完成的看诊流程,缩短至2小时以内。从数据来看,实施预问诊后,医生平均每次看诊时间缩短,患者当日完成检查并拿到初步诊断结果的比例提升。
重庆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华表示,近年来,医院致力于打造“智慧医院”,以“数字赋能”,不断优化就医流程,为就医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让患者就医全流程更便捷,该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诊中和诊后环节也推出了系列优化举措。如移动医保支付让患者无需在窗口排队缴费,患者出院后不仅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检查检验结果,还能享受慢病药品配送到家、病历邮寄等服务。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室,患者李女士看完病后,用手机扫描处方单上的二维码,几秒钟就完成了医保报销“一键”结算。“以前拿着医保卡排队缴费,至少得等10多分钟,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搞定了,太方便了。”李女士说。
智慧医疗:AI和机器人来帮忙
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一台银灰色的机器人正在忙碌地运送样本。这台机器人物流系统投入使用后,样本运输时间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5~10分钟,检验报告出具时间也提前了不少,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时效性。
机器人运送标本。
传统模式下,样本需要人工收集、运输,容易出现运输不及时、样本受损等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而如今,该院机器人物流系统能够按照预设路线,快速、准确地将样本运输至各个检验环节,且机器人24小时工作,运输准确率高。
在病房,护士们通过配备5G终端设备,如移动护理车、查房平板电脑,实时调取患者电子病历、生命体征数据,实现床边核对、医嘱执行、护理记录等操作的即时上传与更新,护理质量与效率提升。
在医院微信服务号的“智能分诊”界面,患者只需输入症状,DeepSeek大模型就会迅速分析可能的病因,推荐合适的科室与医生。
正在输液的患者刘某表示,“前几天头痛、发热,本来想挂神经内科,系统分析后推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检查后确诊为肺炎。”通过大量数据的累积和系统优化,目前该院AI分诊准确率已达90%以上,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AI大模型还应用于预问诊环节,协助医生快速梳理患者病情描述,提取关键信息,为初步诊断提供参考。
智慧管理:一张大屏管全院
打开重庆市人民医院智慧医院管理系统,管理总界面上实时显示着全院的各项板块:数智党建、数字清廉、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科教、智慧后勤、平台管理等栏目清晰,医院各岗位医护人员,从数据层面、业务层面、管理层面对全院业务子系统实现统一融合精细化管理和协同运作。
该院通过实施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场景智慧医院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的架构体系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扩展与多系统集成。核心功能主要采用1+1+1+N的模式构建应用体系,即1个平台、1个统一主题数据中心、1套统一门户、N个应用。”重庆市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段然介绍,平台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在统一全院数据监测维度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转、跨部门协作的方式,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统一维度、统一监管。
例如,医院国考指标的协同、基于数据的跨部门数据共享协作、领导决策分析数据支持等。此外,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管理模式,对医疗、护理管理业务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最终实现自动监测-发现预警-分析改进-改进落实的持续管控模式。在解决全院各管理业务系统信息孤岛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的综合监管、全网调度与管控,以及智能化应用。
“上周,平台监测到中央空调冷冻水泵温度异常,立即发出了预警,维修人员10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比传统巡检提前发现故障30分钟。”后勤保障处(保卫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平台基于PDCA模式建立了闭环管理体系,自动扫描全院病历,对超时未完成的病程记录实时预警,使病历甲级率从92%提升至98%。
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三维数字场景(中山院区)。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医院数字孪生体,未来在虚拟空间中就能模拟全院运行,实现资源的智能调配。”重庆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华表示,下一步医院将深化AI在疾病预测、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让就医流程更便捷、医疗服务更高效、医院管理更智能,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