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丨凌晨,他们与暴雨赛跑——为80岁老人“抢”出一条生路-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7/10 08:43:02
来源:重庆日报

闻汛而动丨凌晨,他们与暴雨赛跑——为80岁老人“抢”出一条生路

字体:

  “紧急!紧急!南泉街道迎龙村樵坪街,一名80岁老人被大石头压住,消防人员快速出动救援!”

  7月9日凌晨5点38分,巴南区界石消防救援站出动班长肖胜蓝正在返回救援站的路上,又接到新警情——他刚从鹿角街道救出一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自9日零点算起,这已是他接到的第9个警情。

  警情一个接一个

  7月9日凌晨起,巴南城区及周边镇街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不少小区低楼层被水淹。

  抽排积水、营救被困人员……冒着风雨,肖胜蓝一组9名消防队员一直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救援难度都不大,就是警情多,一个还没忙完,另一个又来了,我们中途连救援站都没回去过。”

  接到第9个警情后,肖胜蓝和队员们立即改道朝迎龙村樵坪街赶去。

  半路上,他联系了迎龙村村支书张长荣。对方在电话中告诉他,被困老人邓昌元,今年80岁,头晚雷电交加,老人担心自家养的鸡鸭,出门查看,不料屋后山体垮塌,老人被压在巨石下。

  看着现场民警发来的照片,肖胜蓝和队员们在车上紧急研判:到了现场要采用什么方式救援?需要用哪些救援工具?

  徒步两公里穿越塌方区

  意想不到的是,赶赴现场的道路,也危险重重。

  “要到达老人所在位置,我们要翻过樵坪山。因为下雨,进山后一路都在落石头。”肖胜蓝回忆,当时暴雨如注,消防车的雨刷飞快刮个不停,本就视野不好,再加上落石,大家心都揪紧了。

  更糟糕的是,在距目的地还有15分钟车程的地方,他们遇到了塌方,寸步难行。

  “耽误一分钟,老人就多一分危险。”肖胜蓝再次与张长荣联系,请他派两辆车过来,在塌方处接应。队员们则携带相关器材装备,徒步两公里穿越塌方区域,与其会合。

  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在早上6点40分赶到现场。

  现场情况远比肖胜蓝在照片上看到的复杂——老人被困的地方十分狭窄,房屋与山体之间仅有1米宽,上面还有沙石掉落,而且山体还有二次垮塌的风险;老人腰部及大腿被一块约两吨重的巨石压住,小腿被约30公分深的沙石完全掩埋,老人虽然还有意识,但已非常虚弱。

  为防止山体再次垮塌,同时减轻老人痛苦,救援队员们先用梯子、石头等支撑墙体,再在狭窄的空间里蜷缩着身子,用手动破拆装备,一点一点将老人身上的大石破开、搬移,最后用手将老人的小腿从沙石中挖出。

  尽管万分小心,可救援还是不免触动老人伤口。肖胜蓝一直安慰他:“爷爷别怕,马上就出来了,相信我们。”

  20分钟后,邓昌元老人成功获救。

  救援路上的爱心接力

  老人被救后,由于伤情较重,已经非常虚弱。

  为了防止其腰部二次受伤,在转运过程中,队员们抓着老人的肩膀,托着他的臀部,一点一点将其从现场移出,转移到村干部提前备好的车辆中,奔向界石镇中心卫生院。

  再次抵达塌方处时,交通仍未恢复,村干部又联系担架,由队员们抬着老人穿越塌方区域。

  穿过塌方路段后,肖胜蓝看到,因交通受阻,此时路边已停了不少私家车。他上前求助,得到一位私家车主的积极响应。

  “老人家,你渴不渴?”“老人家,你家还有哪些人?”一路上,为让老人保持意识清醒,肖胜蓝不停找话题,与老人对话。

  “当时已经是早上七八点钟,正是上班高峰期,路上我们还遇到了堵车,急得不行!”肖胜蓝说,还好他看到一名交警经过,就上前求助。交警立即疏导道路,为老人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同时,肖胜蓝提前致电界石镇中心卫生院急诊室:“伤者80岁,躯干挤压伤伴失温,预计15分钟到。”

  在老人抵达的第一时间,卫生院迅速展开急救。

  7月9日傍晚6点钟左右,肖胜蓝从卫生院得知,老人无生命危险,只是有多处骨折,已经转到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进行进一步治疗。他终于放心了。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