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中医院构建“1核5翼”治未病服务体系 让“未病先防”惠及百姓健康-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4 17:12:54
来源:梁平区中医院

梁平区中医院构建“1核5翼”治未病服务体系 让“未病先防”惠及百姓健康

字体:

  作为重庆市10家示范治未病中心建设单位之一,梁平区中医院构建“1核5翼”治未病服务体系,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将传统中医“未病先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以“1核”为枢纽 打造治未病闭环体系

  作为治未病服务的核心枢纽,梁平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已完成硬件装修升级,古色古香的中式装修中点缀着现代化的检测设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映成趣。

梁平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大厅。

  走进该中心,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让人眼前一亮。在评估区,王先生正在使用中医四诊仪检测体质,几分钟后便拿到了详细的健康评估报告。咨询区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坐诊,为每位来访者提供个性化建议。健康干预区域则开展针灸、推拿、艾灸等二十余种传统疗法。宣教区定期举办的养生讲座场场爆满,帮助市民掌握实用的健康知识,这里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只有淡淡的药草清香,让健康管理变成一种享受。

  “我们还特别关注不同人群的就诊需求。”梁平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尤薇表示,中心推出“弹性三门诊”服务:午间门诊解决上班族“看病难”,小夜间门诊服务至晚上19:30,假日门诊则满足学生等特殊群体需求。这种“量体裁衣”的诊疗安排,使中医药健康服务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节奏实现了无缝衔接。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该中心创新构建的“健康筛查→体质辨识→精准干预→长期管理”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了从碎片化服务到系统化管理的跨越。李尤薇举例说:“比如一位高血压患者,从初筛到建立健康档案,再到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和定期随访,全程都有专业团队跟踪服务。”这种管理模式已取得积极成效,中心开诊三年来,年服务量突破30000人次,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以“5翼”为支撑 拓展治未病服务内涵

  在夯实“1核”枢纽功能的基础上,梁平区中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融合体检中心、中医慢病防治中心、中医养生保健中心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医科普中心的“5翼”协同效应,持续拓展治未病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中西医融合体检中心创新推出的“1+N”定制套餐,巧妙融合现代医学检测与中医体质辨识优势,今年上半年服务11050人次。与之形成互补的中医慢病防治中心,创新实施“中医辨证+西医监测”双轨管理模式,在梁平区梁山片区建立的专业管理团队已将7752名患者纳入中医慢病管理。

  为提升服务效能,梁平区中医院投入中医药发展资金,一期开发的中医治未病中心信息系统(中西医体检系统、中医慢病管理系统),目前已完成前期论证,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祛湿茶。

  此外,该中心还打造了“药膳方+功法包+理疗术”组合方案,配合199种特色药膳和106种特色产品,让传统养生焕发现代活力。

  在基层推广方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精选的62项“简、便、验、廉”技术,通过系统培训已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地生根。中医科普中心打造的立体化传播体系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服务持续升级 健康惠民谱新篇

  梁平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持续深化,服务网络日臻完善。据悉,中药煎药配送服务将于9月正式上线,二期建设项目中药百草院也进入收官阶段,预计年底完工。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该院治未病中心将陆续引进20项先进设备设施,全面提升诊疗精准度和服务多样性。同时,医院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选派骨干进修学习,重点培养一批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为服务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服务半径也在不断延伸。梁平区中医院计划在全区逐步推进社区“健康驿站”建设,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集基础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我们将持续优化‘1核5翼’服务体系,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梁平区中医院院长熊由富表示,医院将以更完善的设施、更优质的服务、更鲜明的特色,为健康梁平建设注入新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