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相知多少】口腔像喝了开水一样火辣辣的,怎么回事?-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4 17:12:35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健康真相知多少】口腔像喝了开水一样火辣辣的,怎么回事?

字体:

  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感到口腔火辣辣地疼,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要警惕可能是“灼口综合征”在作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陈方淳解释,灼口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舌痛症”或“口腔黏膜感觉异常”。它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并列为口腔黏膜科三大常见疾病。

  灼口综合征有什么表现?

  主观症状明显:患者常描述口腔火辣辣的感觉,像喝了开水或吃了辣椒一样,有时为刺痛、麻木或发痒,但临床检查通常无肉眼可见的病变。

  好发部位:多见于舌部(尤其是舌尖和舌侧),也可累及嘴唇、颊黏膜、腭部等。

  症状节律:一般晨轻晚重,安静或焦虑时加重,忙碌或分散注意力时减轻。

  高发人群:更年期女性患病率较高,男性也可发病,男女比例约为1:7。

  为什么会患上灼口综合征?

  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局部因素:口腔刺激物:如牙石、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假牙)、烟酒等。

  全身因素:①激素变化:女性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口腔黏膜敏感。②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B族或铁缺乏等。③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或“恐癌心理”,心理压力会放大疼痛感知。④神经功能异常:神经纤维改变,亚临床型三叉神经痛,外周小纤维神经病变,多巴胺能抑制缺乏造成神经传导异常,导致疼痛或味觉异常。

  如何诊断?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观症状描述和临床检查排除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真菌感染、干燥综合征、贫血、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灼口综合征属于功能性异常,黏膜无器质性病变,常规检查即可,无需活检。

  如何科学应对?

  目前尚无特效药,但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缓解症状:

  心理调节:①减少对症状的关注,避免频繁对镜自检(很多“异常”其实是正常结构)或刮舌等行为。②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③必要时接受心理疏导或认知行为治疗。

  对因治疗:①去除局部刺激:如清除牙石、拔除残根残冠、调磨锐利牙尖、更换不良修复体等。②治疗全身疾病:如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更年期女性可咨询妇科医生评估激素替代疗法。

  对症治疗:①疼痛明显:可短期口服止痛药物或使用局部麻醉剂或口服神经调节药物。 ②口干症状:可用促进唾液分泌或稀释唾液的药物。③焦虑/失眠: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焦虑药物。

  灼口综合征能根治吗?

  病程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几周内缓解,少数可能持续数年。通过规范治疗和心态调整,多数人症状可显著改善。该病与口腔癌无任何关联,不必过度担忧,切忌盲目用药。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平和,不过分关注或放大病情,保持良好睡眠。饮食上避免辛辣、过烫、酸性食物,戒烟酒。同时做好口腔护理,使用温和牙膏,保持口腔湿润清洁。家人应多给予关心,更年期女性可尝试瑜伽等放松方式。

  医生提醒:灼口综合征虽令人不适,但无需过度忧虑。通过科学认知、针对性治疗和调整心态,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重拾健康生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到口腔黏膜科、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