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鹦鹉的老人咳得直不起腰,养花的女士烧到意识模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被同一种疾病缠上。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的医生们用一根细如发丝的肺镜,从两人肺里取出了元凶——鹦鹉热衣原体,让这场蹊跷的感染水落石出。
5月初,王阿姨家里养了两只鹦鹉,一天早上突然发起高烧,浑身肌肉酸痛,咳嗽又咳痰,没两天就喘得离不开氧气。几乎同时,刘女士也因持续发烧、咳痰头痛就诊,她从没碰过鸟,只是一周前给阳台花草换了袋掺羊粪的花肥。两人初步治疗后症状都无明显缓解,病因也始终是个谜。
为了找到真凶,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主任蔡大川教授、副主任李世颖副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评估病情后,果断施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即用一根细管子从喉咙伸进肺里,喷生理盐水冲洗,再把带病原体的液体抽出来,并将其作为肺液样本送检高通量基因测序(mNGS)及病原体培养。最终,经检查锁定为“鹦鹉热衣原体”。原来,王阿姨是被鹦鹉身上的病原体感染,刘女士则是接触羊粪时吸进了带病菌的灰尘。
确诊后,团队精准选用米诺环素、莫西沙星等特效抗生素,再配合高流量吸氧、让患者趴着通气、雾化止咳等办法,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原本重症肺炎的王阿姨和刘女士顺利退烧,咳嗽减轻,很快就出院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鹦鹉热藏得特别深,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感冒或普通肺炎。”李世颖解释,传统痰培养难捕捉,而通过肺镜直达病灶取样,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可一步揪出真凶,精准治疗。
李世颖提醒,鹦鹉热的源头很广,像养鹦鹉、鸽子等鸟类,接触它们的粪便,甚至吸入带病菌的灰尘,碰了被污染的花肥、土壤,都可能中招,建议养鸟人、种花种菜人佩戴口罩、手套作业,若持续高热伴肺部症状,应尽早就医筛查。(向秋月)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