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8时,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计7月15日20时至7月17日20时,我市大部地区高温健康风险较高,其中长江沿线区县高温健康风险高,提醒公众及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保持室内凉爽,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户外作业者注意防暑降温。
一般人群
保持室内凉爽:使用降温设备,室内温度保持于26℃—27℃最佳,适时开窗通风,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
避开烈日时段外出:10:00—16:00尽量不出门,如必须在户外工作或运动,尽量缩短连续暴露在烈日下的时间。
注意防晒:穿浅色宽松棉麻衫,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尽量待在阴凉处。
及时补充水分:建议每隔15—20分钟就喝几口温水,每次约100毫升;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在1升水中加入约半茶匙盐),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关注身体状况:体温高于正常时可用沐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身体不适时,使用解暑药品,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重点人群
老年人: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家中适时通风或开空调/风扇,空调房内备足温水,切勿省电硬扛。
儿童:高温时段不宜外出,以室内活动为主,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外出做好防晒措施。
孕妇:高温时段不宜外出,穿棉质宽松衣物,主动、多次、适量饮用温开水,保持环境凉爽;密切关注自身状况,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慢性疾病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加强健康监测,如血压、血氧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时,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户外工作者:合理制定户外作业安排,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做好个人防护,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严重时及时就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实习生 陈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