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6日,全国第四期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基层系列培训班在重庆理工大学开班,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80余名律师齐聚山城,共同开启为期三天的“充电”之旅。
全国第四期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基层系列培训班在重庆理工大学开班。
据悉,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重庆)基地——重庆理工大学承办,旨在培养高素质涉外知识产权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来自美国、英国及国内顶尖律所、服务机构的专家通过模拟法庭、案例研讨等实战化教学,提升学员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冬阳致辞。
开班仪式现场,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邱冬阳介绍了重庆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国际交流成果及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效。他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涉外知识产权人是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精通技术、法律及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处处长高小景表示,重庆即将出台《重庆市名企出海知识产权护航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重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在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的征程中,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与重庆理工大学构建了紧密务实的合作关系,成果丰硕。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赵勇讲话。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司长赵勇在讲话中强调,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技术竞争与规则博弈交织叠加,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和国际争端的焦点领域。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和纠纷应对呈现“技术化、复杂化、国际化”特征,因此,急需培养既熟悉技术和法律,又掌握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国际化的涉外知识产权律师等专门人才。他要求学员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交流和国际规则制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培训期间,通过模拟法庭、案例研讨等实战化教学,提升学员专业能力。
据了解,今年4月,重庆市召开了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大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共建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方案》指出,提升重庆涉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应对水平。此次培训班正是贯彻落实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大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助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