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治疗一例尿毒症合并多囊肝感染患者-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7 16:45:44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治疗一例尿毒症合并多囊肝感染患者

字体:

  日前,57岁的患者张先生因尿毒症合并多囊肝感染被紧急送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中心。患者既往有尿毒症、多囊肾、冠心病等复杂基础病,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肝囊肿穿刺又因家属顾虑未实施,情况危急。

  6月26日清晨,张先生被紧急送入该院中医肿瘤中心病房。此时患者体温39.3℃,寒战不止,心率过速,血压88/58mmHg,右上腹压痛明显,精神极差。尿毒症透析史、复杂基础病加肝部严重感染,重症感染所导致的脓毒性休克随时可能进展而致命。

  该院中医肿瘤中心主任董江川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重症医学科、普内科(透析室)、超声科、药学部、肝胆科专家迅速集结。

  重症医学科专家指出:“必须尽快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清除感染源,同时保证规律透析和内环境稳定。” 超声科专家评估后表示:“技术可行,但需家属理解风险。” 药学部专家提醒:“尿毒症患者药物代谢差,抗生素需兼顾疗效与肾毒性。” 多学科迅速达成共识:稳定体征、强力抗感染、尽快穿刺引流。

  救治方案即刻落地:强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投入使用,进行液体复苏保证重要脏器灌注,规范开展血透维持内环境稳定;董江川结合患者高热、腹痛等症状,辨证为“毒热内蕴”,开出清热解毒中药汤剂 ——“西医控感染,中医解毒热,双管齐下”。

  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6月30日,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顺利进行,200ml黄色脓液被成功引流。当天下午,张先生高热退去,腹痛缓解,精神好转。

  穿刺清除主要感染灶后,治疗进入巩固阶段。普内科保障规律血液透析维持内环境平衡;药学部根据脓液病原学培养结果(耐药菌感染)调整用药——将强效抗生素“降阶梯”为阿米卡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保证持续强效控制感染以防感染再发。医护团队同时维护引流管通畅,持续冲洗残余感染。

  在严密监护下,张先生体温渐稳,腹痛消失,食欲恢复。7月10日,炎症指标基本正常,达到拔管指征。当引流管被取出,标志着救援取得成功。

  “患者基础病多,尿毒症又限制治疗选择,单科室难以应对。”董江川说,“血透室全程护航、超声科精准穿刺、中医抑制炎症反应——MDT实现了‘1+1>2’的效果。”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生命救援,彰显了医院内科综合实力、MDT机制、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优势,为复杂危重症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